风俗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73
颗粒名称: 风俗传说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
页码: 287
摘要: 本段介绍了风俗传说,多叙述霞浦畲族风俗习惯的由来。从中反映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民族共同心理。此类传说数量甚多,往往富有一方一族之特色。
关键词: 民间故事 霞浦畲族 风俗传说

内容

风俗传说,多叙述霞浦畲族风俗习惯的由来。从中反映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民族共同心理。此类传说数量甚多,往往富有一方一族之特色。
  如水门茶岗畲族婚礼的“会八仙”中所冒出的“阿乐哥”,就有一段饶有情趣的传说:乾隆帝下江南时,看到一出“百戏”演的是名门闺女被人拐卖、落入青楼,每遭人戏弄糟蹋,却无人关心搭救。当时,有一位被人叫做“阿丑哥”的畲族青年,面貌丑陋,却滑稽、机灵,心地极好,得知小姐落难,便变卖所有家产,还加上三年拼命积攒的工钱,赎她出了火炕。小姐执意以身报恩,阿丑哥却不忍“红颜委丑面”,而想方设法搭桥牵线,巧让一位多情俊美的书生与小姐喜结良缘。乾隆帝看后,大为感动,说世间人只有一个半忠,一个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云长),还有半个就是这出戏里的“阿丑哥”。不知什么时候起,水门茶岗一带畲族先民,让“阿丑哥”出现在婚礼“会八仙”中,成为喜乐之神,为避粗俗不吉之嫌,改称“阿乐哥”或“阿喜伯”,直流传至今。
  水门观音亭歌场,则有这样的传说:这里所祀的观音,是附近石岩一只修行800年得道的白鸡精,经游朴(明代探花,福宁人传为国母谊子)点化加封而为神。显圣时,无论是谁经过路亭都得下马下轿,否则不是断轿杠,就是伤马脚。一年元宵,游朴过此,自恃是白鸡精的恩公,没有下轿、轿杠竟也断掉,人摔出轿,于是进庙训斥白鸡精,恰巧此时一顶畲家花轿安然通过路亭(畲家风俗,新娘中途下轿不吉利)。人们认为此处观音特别祐护畲家人,因而每年元宵都来这里进香唱歌,以谢神恩,遂沿成俗。
  此类传说,被选入《畲族传说故事》(福建民间文学丛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的有:《畲族敲木梆的传说》、《凤凰装的由来》、《畲族姓氏及世居山脚的传说》、《乌米饭的来历》、《春菊糍》、《牛大王庙》、《杉木造桶篾来箍》等;被征集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霞浦县分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闽东畲族故事分卷》编辑部汇编的有:《目连山歌场的由来》、《阿乐哥》、《半岭观音亭歌场的由来》、《白露坑祖居地的由来》等。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