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故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3
页码: 286-288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数量多,流传广,但多为“小说歌”的口头语复述,且相当部分与当地汉族所流传的故事大同小异。
关键词: 民间故事 霞浦畲族

内容

霞浦畲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数量多,流传广,但多为“小说歌”的口头语复述,且相当部分与当地汉族所流传的故事大同小异。而独具一族一方特色的,主要是关于民族起源、近乎神话的“盘瓠传说”,以及一些富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或较强现实主义色彩的风俗传说、地方传说和人物故事。
  这些故事从特殊角度反映畲族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经历,及其优秀品质。其在民间文学中的地位仅次于歌谣
  盘瓠传说
  这是关于民族、民俗非同一般的神奇传说,是唯一被郑重其事记录、整理成文字而冠诸族谱谱头,又绘成连环画轴作为祖图、代代相传、充满宗族神秘色彩的传说。
  其内容在霞浦畲族中是家喻户晓的:帝喾高辛时,星宿(亢金龙)降化于皇后之耳,就医得一物,以瓠盛盘覆,须臾变幻,如龙似麒,遂名“盘瓠”,又称“龙麒”,收留宫中抚养,越七日,化一男子,容貌俊伟,声音响亮。未己,戎狄燕王起兵犯界,高辛帝敕榜“访募天下英雄勇士,有人能伏燕寇者,不惜封爵,招为驸马”。盘瓠揭榜应征,云海驾过,直到燕王面前。随驾三年,恩宠无比。一日乘燕王大醉,拔剑弑毙,并斩吴将军首级,飞奔回国。帝大喜、慰劳毕,爵封“盘瓠忠勇王”,允与三公主缔亲。在朝袭职五载,后公主请奏驸马封地,帝允以广东潮州,免纳粮税,免征差徭,并敕御书、卷牒、宝印。由文武百官及所差点军马护送,到潮州开基创业。十八年后,率所生三男一女,请帝赐姓赐名。帝赐:长子姓盘名自能,封南阳郡武骑侯:次子姓蓝名光辉,封汝南郡护国侯,三子姓雷名巨祐,封冯郡翊立国侯;一女赐名淑玉,赘钟志深为婿、婿封颍川郡敌国侯。于是有了姓氏,有了郡头……一族兴焉。
  该传说在流传过程中,一些细节略有变异:如,盘瓠的来历,不少村传说他原是天上亢金龙,系玉皇大帝得知燕王作乱,而遣放其下界投于刘皇后之身、变化而成的。又如,其变身,东乡一些畲村传说是经过“七七四十九日”;而南乡一些畲村则传说“平空一声响,金虫刚变成龙麒时,天上遂下一大金钟罩住,揭开金钟,里面即是英俊的男子汉。”……
  风俗传说
  风俗传说,多叙述霞浦畲族风俗习惯的由来。从中反映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民族共同心理。此类传说数量甚多,往往富有一方一族之特色。
  如水门茶岗畲族婚礼的“会八仙”中所冒出的“阿乐哥”,就有一段饶有情趣的传说:乾隆帝下江南时,看到一出“百戏”演的是名门闺女被人拐卖、落入青楼,每遭人戏弄糟蹋,却无人关心搭救。当时,有一位被人叫做“阿丑哥”的畲族青年,面貌丑陋,却滑稽、机灵,心地极好,得知小姐落难,便变卖所有家产,还加上三年拼命积攒的工钱,赎她出了火炕。小姐执意以身报恩,阿丑哥却不忍“红颜委丑面”,而想方设法搭桥牵线,巧让一位多情俊美的书生与小姐喜结良缘。乾隆帝看后,大为感动,说世间人只有一个半忠,一个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云长),还有半个就是这出戏里的“阿丑哥”。不知什么时候起,水门茶岗一带畲族先民,让“阿丑哥”出现在婚礼“会八仙”中,成为喜乐之神,为避粗俗不吉之嫌,改称“阿乐哥”或“阿喜伯”,直流传至今。
  水门观音亭歌场,则有这样的传说:这里所祀的观音,是附近石岩一只修行800年得道的白鸡精,经游朴(明代探花,福宁人传为国母谊子)点化加封而为神。显圣时,无论是谁经过路亭都得下马下轿,否则不是断轿杠,就是伤马脚。一年元宵,游朴过此,自恃是白鸡精的恩公,没有下轿、轿杠竟也断掉,人摔出轿,于是进庙训斥白鸡精,恰巧此时一顶畲家花轿安然通过路亭(畲家风俗,新娘中途下轿不吉利)。人们认为此处观音特别祐护畲家人,因而每年元宵都来这里进香唱歌,以谢神恩,遂沿成俗。
  此类传说,被选入《畲族传说故事》(福建民间文学丛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的有:《畲族敲木梆的传说》、《凤凰装的由来》、《畲族姓氏及世居山脚的传说》、《乌米饭的来历》、《春菊糍》、《牛大王庙》、《杉木造桶篾来箍》等;被征集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霞浦县分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闽东畲族故事分卷》编辑部汇编的有:《目连山歌场的由来》、《阿乐哥》、《半岭观音亭歌场的由来》、《白露坑祖居地的由来》等。
  地方传说
  地方传说,每以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为依据,涂饰一些神奇色彩,述说其由来。
  如:《白露坑的传说》,叙述钟姓祖宗初从福安大林迁小南四十五六都时,土地公托梦:“三溪合一溪,狮象两爿排,谁人得得去,子孙没脱鞋”,于是寻到三溪合流、两山对峙的白露坑。在此定居发族,数百年来,倒也人丁兴旺,人文鹊起,出了不少“没脱鞋”的私塾先生、巫师、艺人。
  《霞浦民间故事集成》中的《牛头山》、《鲤鱼山》均为此类传说。这类传说,诸处皆有,但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太高,流传地域也不太广。
  人物故事
  人物传说故事,数量最多,其中精粹部分大多被编成小说歌,以演唱形式流传,单独以口头讲述形式流传的多是一方一宗的,诸如开基先祖、名贤能人的传闻秩事。一般说来其流传地域与时间都有一定局限,但也有能流传较广的人物故事,如选入《畲族传说故事》的《戏状元》(雷海青)、《巫师(阿石)怕鬼》,选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霞浦县分卷》的《雷海青》、《田都元帅打李郎爷》、《雷妹治县老爷的故事》、《蓝阿三在土地公面前许桃愿》、《钟大焜与王邦怀》、《钟大胆的传说》、《蓝成境智斗智水禅师》、《钟廷吉编歌》、《雷念二郎》、《雷伏水智擒美蒋特务》等等。其中《雷念二郎》、《雷妹治县老爷的故事》、《钟大胆的传说》、《钟大焜与王邦怀》等已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闽东畲族民间故事分卷》。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