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民族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族乡
分类号:
K280.1/.757
页数:
4
页码:
237-240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族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所建立的一级地方国家政权建制。其性质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建立民族乡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使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更好地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霞浦畲族
民族志
内容
民族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所建立的一级地方国家政权建制。其性质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建立民族乡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使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更好地享受平等权利。
1956年,畲族的民族成分被正式认定后,霞浦县人民委员会立即组织力量,对本县畲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根据1955年底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的精神,结合县内畲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并同各乡畲族代表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作出《建立畲族自治乡的初步意见》,报请上级审查批准。
1957年6月10日,经批准、确定,在县内成立9个民族乡。其名称根据国务院指示“以民族名称冠以地方名称组成”。建乡时对当时的区乡设置及其地方名称还作了调整。其中,属于新建立的有:溪南区牛胶岭畲族乡、后港区青坛畲族乡。属于新划分的有:后港区沙塘乡划分大墓里畲族乡,水坑乡划分梨坪湾畲族乡,溪西区崇儒乡划分墓仓畲族乡,牙城区水门乡划分草岗畲族乡。
属于改称的有:盐田涌山乡改为岚头畲族乡,里马乡改为西胜畲族乡,后港区马洋乡改为鲤鱼山畲族乡。
在建立民族乡的过程中,分为三步骤进行:首先进行内部教育,说明建立民族乡的意义,提出划分方案,成立新划乡的临时党支部;接着深入地向当地人民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最后,各畲族乡都补选人民代表,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人民委员会,设立民政、治安、武装、生产合作、文教卫生、财粮调解、绿化等7个工作委员会。畲族乡的人民委员会,都以畲族人员为主要成分组成:9名乡长,均由当地畲族公民担任:20名副乡长中,有14名是畲族;乡人民代表大会,畲族代表名额也占多数比例。
1958年以后,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变,一些民族地区,主要是民族散杂居地区,刮起了“民族融合风”,县以下的民族区、乡建制撤销,霞浦县刚刚成立的9个畲族乡就是此时撤销的。
1963年,霞浦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关于选举工作中,“原在1957年前设立的民族乡,当地少数民族要求强烈的,区划变动不大的,经县人委批准可恢复民族乡的建制”的指示精神,于3月6日分别向福安专署和省人委作了《关于要求恢复民族乡的请示》。经批准,恢复了鲤鱼山、青坛、岚头、西胜4个民族乡。其中:鲤鱼山畲族乡恢复后改为马洋畲族乡;青坛畲族乡恢复后改为墓斗畲族乡;岚头畲族乡恢复后改为洋边畲族乡。其时政社合一并存,一个畲族乡有两种名称,既名畲族乡,又名畲族人民公社,既是畲族乡人民委员会,又是奋族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下属的区全部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区所属的畲族乡再一次全部撤销,撤分成若干个生产大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工作重新得到恢复。1982年《宪法》恢复了关于设立民族乡的规定。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通知》,对有关问题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1984年,中共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畲族人口占20%以上的盐田、崇儒、水门3个人民公社建立畲族乡,成立畲族乡人民政府。新成立的畲族乡比1957年的畲族乡范围大,均由20几个村(即生产大队)组成。
盐田畲族乡,1984年8月成立,全乡总人口25661人,畲族6157人,下辖23个村,其中西胜、洋边、二铺、瓦窑头、南塘5个村为族村。
崇儒畲族乡,1984年8月成立,全乡总人口22659人,畲族4292人,下辖27个村,其中上水、新村、霞坪、溪坪、笕下5个村为畲族村。
水门畲族乡,1984年12月成立,全乡总人口21523人,畲族4131人,下辖23个村,其中茶岗、半岭、大坝、长湖4个村为畲族村。
3个畲族乡的乡长均由畲族公民担任,畲族村的主要领导亦由本村畲族担任。
本县3个畲族乡建立后,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成绩斐然。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