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招待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32
颗粒名称: 民族招待所
分类号: TU242
页数: 1
页码: 222
摘要: 本段介绍了1957年1月,霞浦县召开全县少数民族座谈会。会上,畲族代表要求设立一个民族招待所,以方便畲民进城住宿。
关键词: 霞浦畲族 招待所 建设

内容

1957年1月,霞浦县召开全县少数民族座谈会。会上,畲族代表要求设立一个民族招待所,以方便畲民进城住宿。上报后,福安专署同意设立。县人委会将县城中心县北街73号的一座旧木房改建成民族招待所,同年4月开始修缮。整修后共有客房7间,床位25个,配备一名专职招待人员。由县民政局主管领导,属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
  1970年,因财经管理不善,停业整顿。
  1972年9月重新恢复,但窄小、简陋,无食堂、浴室、厕所,房子破旧、漏雨,且有倒塌危险,旅客意见纷纷。
  1976年,经县革委会研究,同意另外择地兴建,并确定民族招待所由集体所有制升为国营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列入编制计划,派一名畲族脱产干部具体负责管理。同年4月19日,县革委会向上行文要求拨款修建。
  1977年1月,破土动工,由县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79年9月竣工。新建后的民族招待所,位于县城北共青路西北角3号。占地面积1.65亩,建筑面积1405平方米,由住宿楼、食堂、厕所构成。住宿楼1175平方米,为三层半钢筋混凝土平台房,共有客房50间,床位110个,会议室3间。食堂230平方米,单层钢筋混凝土平台房。厕所12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2万元。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