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16
颗粒名称: 村办企业
分类号: F407.8
页数: 2
页码: 206-207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县畲族地区最早创办的村级企业是茶场、林场。60年代,茶园、山林全都归为集体所有,有茶园、山林的畲族村落组织了茶叶专业队进行管理。为进行茶叶、木材加工,许多产茶畲族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如茶岗、上水、岭头、西胜、洋尾清、溪坪、白露坑、南门山、瓦窑头、半岭等。茶叶加工厂按其村茶叶产量,规模不一,多则三四架磨茶机,少则一架。西胜还办了木材加工厂,主要生产棺木原坯。除此之外,还有茶岗村三级联办的石英矿开采、墓斗村的化肥厂、一层药材场等。
关键词: 霞浦畲族 企业 经济

内容

霞浦县畲族地区最早创办的村级企业是茶场、林场。60年代,茶园、山林全都归为集体所有,有茶园、山林的畲族村落组织了茶叶专业队进行管理。为进行茶叶、木材加工,许多产茶畲族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如茶岗、上水、岭头、西胜、洋尾清、溪坪、白露坑、南门山、瓦窑头、半岭等。茶叶加工厂按其村茶叶产量,规模不一,多则三四架磨茶机,少则一架。西胜还办了木材加工厂,主要生产棺木原坯。随着茶叶加工厂的创办,各加工厂还安装了碾米机,进行粮食加工,70年代,粮食加工厂相继建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党的农村经济政策,采取集体、联合体、个体一齐上的方式,扶持畲村地区发展林茶、果业,80年代,全县畲村的村办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巩固。1989年,本县畲族地区村办茶场有:大墓里、上水、岭头、西胜、白露坑、半岭、茶岗、瓦窑头等8个,村办林场有:西胜、瓦窑头、上水,旺岚、马洋、大墓里、青福、半岭等8个;村办果场有茶岗、马洋、竹园、半月里、海边、旺岚、白露坑等7个。除此之外,还有茶岗村三级联办的石英矿开采、墓斗村的化肥厂、一层药材场等。
  1989年本县30个畲村中,村办企业计27个,企业收入25.444万元,利润达11.156万元。从业人数79人(固定),临时性从业1万多人,月人均收入120元,从而使畲族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商品优势,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