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615
颗粒名称: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407.8
页数: 2
页码: 205-206
摘要: 本段介绍了霞浦畲族截至1989年,经济独立核算的畲族乡乡办企业有崇儒企业站所属的蜜饯食品厂、水电厂;水门企业站所属的麻纺织厂、棕床厂;盐田企业站所属的采炼厂、水电厂、玩具厂、竹编厂等。
关键词: 霞浦畲族 企业 经济

内容

截至1989年,经济独立核算的畲族乡乡办企业有崇儒企业站所属的蜜饯食品厂、水电厂;水门企业站所属的麻纺织厂、棕床厂;盐田企业站所属的采炼厂、水电厂、玩具厂、竹编厂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蜜饯食品厂、麻纺织厂等。
  乡办企业创厂伊始,便采取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切实抓好产品的原材料及销售渠道的疏通;讲究信誉,按期按质交货,同有关单位签订长期销售合同;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贯彻实行,3个畲族乡的乡办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按1989年的现价计算,3个畲族乡的乡办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530.1万元,净产值达141.3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2116.2万元的25%,净产值515.3万元的27.42%。是1956年3个乡企业工业总产值7.31万元的72.51倍。
  蜜饯食品厂 属崇儒乡企业站,是崇儒乡的最大企业。蜜饯充分利用本乡的丰富的芙蓉李、杨梅、桃、柿、生姜及牙城的枇杷等大宗土特产品资源,于1985年开始筹建,多方筹集资金23万元,同福州大学签订食品加工技术转让协议书,请福安、闽侯县罐头食品厂派员来厂指导。1986年投产,当年生产的枇杷、桔、杨梅、笋、芙蓉李、明姜片等各种水果罐头和蜜饯食品达80多吨,产值48万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枇杷罐头在质量评比中荣获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成为全地区同行业中唯一获奖的单项产品。蜜饯食品厂创办后,18个管理人员中有4人是畲族,11人中畲族占30%。截至1989年,生产各种水果罐头、蜜饯食品共227.3吨,产值达136.4万元。
  麻纺织厂 属水门乡企业站,是全省畲族乡办企业中最大的企业。总投资100万元。厂址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厂房为原县茶厂、味精厂翻修而成。1987年秋创办,198年10月开始投产。全厂工人255人,其中畲族50人,占19.6%。创办初期,困难重重,乡党委、乡政府为此付出巨大努力。该厂投产后,1989年就生产出国标麻袋32万条,产值75万元,利润3万元。年产值达267万元,实现税利17.7万元,创外汇110万元(人民币),但麻纺织厂由于缺乏周转资金,向社会借月息为3%的高利贷48万元,又由于缺乏原料基地,需向外地购买原料,受到种种条件限制,所以工人获利微薄,人均收入月工资仅80元。
  畲乡企业还包括林、茶、果场和其他加工业,截到1989年止,全县3个畲族乡共有11个(水门乡有茶场、果场、林场,县乡村联办林场、茶叶初制厂,崇儒乡有茶场、林场、粮食加工厂、香菇场,盐田乡有林场、茶果场),总产值计有900多万元其中以崇儒香菇场较为突出,产值达100万元。同时,各乡都办有1个电站。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