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535
颗粒名称: 旧年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本段介绍了旧年霞浦畲族以农历岁终“除夕”为旧年。每至年关,外出谋生的都得回家。腊月下旬前后,各家办年货、置家具、扫庭室,备办年货、造米酿酒、春糍,炊棵、烰炸蒸煮,准备“过年”。此期间,亲友还要互相馈赠礼品,俗称“送年”。“祭灶”农历十二月或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大年三十做“旧年”,最为隆重。年饭,俗称“长岁馒”,特别早而丰盛,合家团聚,吃年饭,祝吉祥。饭后,结彩张红,贴春联、门神、窗花,橱柜家私、篮篓,以至猪栏鸡笼都贴上红纸条,以示吉利。俗称“煨大猪”,或称“煴家火”。入夜合家团聚“守岁”,焚香放爆竹接祖宗神。村人相互串门走访,吃糖果点心,唱吉利歌,长夜不眠。
关键词: 霞浦县畲村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内容

旧年霞浦畲族以农历岁终“除夕”为旧年。每至年关,外出谋生的都得回家。民谣有:“有钱没钱早转厝,莫做葛藤踉路边。”腊月下旬前后,各家办年货、置家具、扫庭室(俗称“除旧”或“扫椽”),备办年货、造米酿酒、春糍,炊棵、烰炸蒸煮,准备“过年”。此期间,亲友还要互相馈赠礼品,俗称“送年”。
  一年间的债务都要加以理清,旧时无力偿债的往往得躲债,俗称“屈豆芽菜”。
  “祭灶”农历十二月或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民间传说,“灶公”本日上天向玉皇述职,各家祭祀,俗同汉族,唯有些人家将破烂衣服或药碗,在深夜悄悄抛弃野外,俗称“送穷”或“送病。”大年三十(“除夕”)做“旧年”,最为隆重。年饭,俗称“长岁馒”,特别早而丰盛,合家团聚,吃年饭,祝吉祥。饭后,结彩张红,贴春联、门神、窗花,橱柜家私、篮篓,以至猪栏鸡笼都贴上红纸条,以示吉利。仓库里贴“银母”(纸箔)。家庭主妇得在灶膛里煨埋“隔年火种”(用燃而无明火的大块柴段。寓家庭年年不断炊不断火)。崇儒、水门、盐田等山区畲村,还在火炉塘,煨埋1米左右的粗树干或树根,燃到初一,以至元宵还烘烘作热为大吉大利。俗称“煨大猪”,或称“煴家火”。家长则给孩子们准备初一拜年的压岁钱。入夜合家团聚“守岁”,焚香放爆竹接祖宗神。村人相互串门走访,吃糖果点心,唱吉利歌,长夜不眠。80年代后期,“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伴随大家渡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霞浦县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霞浦县畲族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风土人情、革命建设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