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畲族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梯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821
颗粒名称:
畲族舞蹈
分类号:
J722.2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本段讲述了安徽云梯畲族乡畲族舞蹈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畲族
舞蹈
宁国市
内容
舞蹈特点 解放前,畲族舞蹈主要在祭祀活动中进行展示。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间舞蹈。《学师传师》是畲族民间流传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解放后,在汉族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云梯畲族乡的畲族群众整理出了一批民歌与舞蹈的曲子,并创作了一批有新内容的可登台表演的歌舞。
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打癀”、“传师学师”、祭祖等活动。表演时,由师公口吹龙角、手摇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舞、两人舞、四人舞或集体舞。《功德舞》和《学师舞》已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做功德中的“打饼儿”舞,已发展成现代集体舞。原是六人围着棺材跳圈圈舞,第一人手持木刀,第二人拿一只箬帽代盾,两人对舞,后四个人各拿两块木块合拍敲打,每两人面对面敲一下,又背对背敲一下,然后舞步前进三步,边唱边舞,从“一月”唱到“十二月”。“一月”的唱词是“正有勒正月哩正月正,正月做米果等亲晴(亲友),亲晴相会在一堂,大家吃酒笑哈哈”。因其舞曲是重复的,故众人按曲和舞步两两对舞旋转即成了集体舞。为祭祀而舞,表演者多为男性。动作大多是坐蹲步、悠荡步、软步、两步半,左右对称、双膝微曲,与山地农耕附加狩猎的生产生活有关。
舞蹈展演 改革开放以来,宁国的文化工作者不断发掘和研究畲族文化,创作了一批可登上舞台表演的民族舞蹈,并参加了全国、省、地(市)艺术展演活动。
知识出处
《云梯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志编纂委员会2018年在北京方志出版社所写的《云梯畲族乡志》的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