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梯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713
颗粒名称: 土壤
分类号: S159
页数: 3
页码: 18-20
摘要: 本段讲述了安徽云梯畲族乡自然环境中土壤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土壤普查 宁国县 云梯畲族乡

内容

根据1982—1985年宁国县土壤普查,云梯畲族乡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分黄红壤和红壤性土两个亚类,其中黄红壤共2592公顷、红壤性土共453公顷。山地垂直带谱土壤有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其中山地黄壤共328公顷、山地黄棕壤共1087公顷。水稻土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麻石沙泥田共242公顷。
  在千秋关附近的鸡毛坞出产一种土壤,当地村民称之为“香灰泥”。相传,这里总长满一人多高的茅草,经常有强盗出没,为了使强盗没地方躲藏,百姓经常放火烧山,年复一年,这里累积了深厚的“香灰泥”,茅草也越长越茂盛,宽的茅草像鸡毛,鸡毛坞也因此得名。这种“香灰泥”颜色黑如漆,日晒不变色,雨淋不结块,属于中性土壤,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用该种泥土培育花卉,能促进花卉杆壮、色艳、形美、持久,且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和早发率。因此,人们称该种泥土为“花泥”。当地曾开发销售该种“花泥”,产品名为“千秋花泥”,后为防止水土流失而禁止开发。
  1984年10月,宁国县土壤肥料站对龙王山土壤垂直分布进行了实地考察,开展了土壤剖面采样分析,建立了龙王山土壤垂直自然带谱。
  海拔420~750米为黄红壤。如毛坦村核桃湾的土壤剖面,海拔为420米;地形是鞍形坡面,南坡,坡度为38°;母质是花岗岩风化物;自然植被为槠树、白栎、杜鹃、杂竹、茅草、松树、毛竹。
  海拔750~1050米为山地黄壤。如毛坦村大野洼土壤剖面,海拔为1000米;地形为鞍形坡面,中山北坡偏东,坡度为15°;母质是花岗岩残坡积物;植被是青冈栎、映山红、核桃、桦树、白栎、杂竹、芭茅草。
  海拔1050~1400米为山地黄棕壤。如毛坦村龙王山顶部土壤剖面,海拔为1400米;地形为中山上部山冈,西南坡,半阳坡面,坡度为24°;母质是花岗岩残坡积物;植被是山楂、白栎、灯笼花、黄山松、金刚刺、箬竹、假苇拂子茅、龙须草。
  海拔1400~1580米为山地草甸土。如毛坦村龙王山山顶土壤剖面,海拔为1580米;地形为山顶南坡凹部;母质是花岗岩残积物;植被是假苇拂子茅、龙须草,及山楂、黄山松等矮小植物。

知识出处

云梯畲族乡志

《云梯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志编纂委员会2018年在北京方志出版社所写的《云梯畲族乡志》的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