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
唯一号: | 130920020210001670 |
颗粒名称: | 寿宁县立女子国民学校的诞生 |
分类号: | K250.657 |
页数: | 1 |
页码: | 383 |
摘要: | 我县山高岭峻,风气闭塞,重男轻女,妇女识字者寥若晨星。我外祖父刘国华公(系岁贡元)有鉴及此,曾设过义塾培养下一代女生识字。因此诸姨和我母皆识字通文。民国三年(一九一四),我母舅刘子懿(系法政专校毕业,曾任过建瓯县帮审员、漳浦、惠安县承审员。继续创办义塾由姐妹任教,培养女生,连年进展,得到旧政府支持,拨给学租(寺产),请我母舅担任学董,筹办县立女子国民学校,修缮旧下书院(幼儿园旧址),充做校舍,招收八至十六岁女子入学,学制三年毕业。由县聘请姨母范刘蕙任校长,次姨叶刘荃和我任教员,另设门房兼炊事一人,因当时风气初开,女子极少上街,照顾学生早上带午饭上学,晚放学回家。学生逐渐发展到八、九十人,三种程度。课程每天六节课,有国文、修身、珠笔算、手工(针黹),体育、唱歌、图画等。 |
关键词: | 福建 宁德 学校 |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