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806
作品名称: 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04.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淳熙三年(1176)丙申,朱熹差监武夷山冲佑观。赋闲在家的史学家袁枢听到消息后,寄了一首充满仙气的诗《寄朱晦翁山中丹砂》,颇有将朱熹比作紫阳真人张伯端的用意。 这一年秋间,朱熹邀袁枢、傅伯寿、梁文叔、吴茂实一起来游武夷山,但实际上是一次讲论学问的聚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朱熹用这首酬和诗委婉地批评了傅伯寿的好佛老,同时也是他自己再次排佛老思想历程的自述。 浅析 该诗反映了朱熹委婉地批评傅伯寿的一味喜好佛老思想的同时,在对自己十余年夜扣禅关、昼诵丹经到一朝醉醒梦觉,如今还是觉得自己“懒惰行不力”,需要努力达到“溥博而渊泉”,也就是他常说的要再加“由博返约”的“顿进之功”,由此,他下决心继续苦读,总结学问。全诗借用总结自己的口气,表面上看似批评自己十年的崇尚佛老,让大好时光流逝。实际上是批评傅伯寿的好佛老。用词委婉,刻意求缓,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