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宦乡贤信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381
专题名称: 名宦乡贤信仰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25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外籍人在浦城为官的“名宦”和浦城人在外地为官的“乡贤”,邑人立祠纪念。 名宦祠在儒学崇圣祠东,祀晋陆迈、南朝江淹、五代杨澄、宋陈襄、明张鹏举、清李葆贞等县令及明县丞吕昭、宋主簿任希夷及教谕、县尉等69人。东越王庙,在临江,祀东越王馀善。宋绍兴十二年(1142)赐额为“昭佑”,淳熙十五年(1188)封“孚惠侯”。此外还有东平王庙3处(分别在南岸、水北街、陈源,明、清所建,祀唐中丞张巡);刘刺史祠,祀唐处州刺使刘守谦(刘后定居浦城);双忠祠,在后坊,光绪二年建德政坊、饱德坊(均在县前,明末建);慈母坊(在棋盘街,明建);富沙庙(在石陂叶村,清建);镇安庙(在仙阳);平昌王庙(在太平归峰下);冯中郎庙(在北乡茗坑);方公祠(一在小北门外、明万历间建,一在西关税馆前);黄公祠(在拱北门外,祀黄公辅,明天启间建);柯公祠(在南浦门外,祀柯元芳,明崇祯十四年即1641年建);杨公祠(在九石渡桥侧,祀杨鹗,明崇祯间建);嵇公祠(一在水南圆通塔院,一在拱北门外,为嵇汝沐建)。先后均废。 乡贤祠在儒学崇圣祠西,祀宋杨徽之、杨亿、吴待问、章得象、吴育、吴充、章衡、周武仲、章谊、祖秀实、詹体仁、杨与立、杨道夫、徐应龙、张彦清、叶文炳、真德秀、徐荣叟、徐清叟,元杨载,明潘赐、陈逊、张鹏、张明、徐柏、徐民式、徐万仞、曾六德,清吴郡等29人。詹司农祠在仙楼下,祀詹体仁,清嘉庆十五年(1810)建,后移东门塘。真文忠公祠在东隅里,即西山精舍,祀真德秀,始建于宋宝元元年(1038)。两贤祠在拱北门外,祀杨亿、真德秀,清乾隆六年(1736)建。还有谢翱祠在观前,明崇祯间建,祀谢翱。安边庙(在大荆山,祀唐末下沙人黄宠、范滔)、双忠庙(即大王庙,在临江水东街,亦祀黄宠、范滔)。博学宏祠坊(在仙阳镇安庙前,宋开禧元年为真德秀再登博学宏词科而建)。西山故里坊(在仙阳,元延祐四年为真德秀建)。大儒坊(在棋盘街正中,明嘉靖中为真德秀而立)。青琐侍臣坊(在棋盘街,明嘉靖间为徐浦立)。方伯坊(在浦潭大石溪,明嘉靖二十五年为陈逊立)。藩垣坊(在棋盘街,明嘉靖间为张明立,天启中以孙乔松中举人改建济美坊)。恩荣坊(在仙阳镇,明万历十二年为赠奉直大夫徐颙立)。父子京卿坊(在棋盘街,明万历三十三年为徐惟贤、徐民式立)。〓衣坊(在水南大路沿,明为张善立)。荣禄坊(在横街,清嘉庆十五年以甥祖之望〓赠荣禄大夫吴式丹立)。两贤济美坊(在棋盘街,清光绪二十五年为明徐柏、徐民式立)。 其外,还有因中进士、举人立坊,有折桂坊(在县南,明洪武二十三年建)、云路坊(在县南,明永乐九年立)、云梯坊(在后街,明永乐九年立)、凌云坊(在南乡,明永乐九年建)、青云坊(在仙阳,明永乐九年建)、锦标坊(在莲塘乡南,永乐十三年建)、进士坊(一在后街,明正德间建;一在县前,明嘉靖建;一在后坊余处衕,清乾隆二年建)、起凤坊(在官田,明永乐十八年建)、擢冠坊(在县南,明永乐十八年建)、兴贤坊(在富岭镇,明永乐二十一年建)、步蟾坊(一在市心街,明宣德四年建;一在祝家街,明景泰元年建)、步瀛坊(在回龙山右,明宣德七年建)、应奎坊(在南门头,明宣德七年建)、登云坊(一在后街,明景泰四年建;一在市心街,明成化七年建)、腾霄坊(在后街,明正统六年建)、毓贤坊(在豪贤街,明正统十四年建)、蜚英坊(在前街,明成化十年建)、名贤坊(又名攀桂坊,在学前,明成化十七年建)、联奎坊(在县前,明正德间建)、重奎坊(在县南,明嘉靖十三年为举人张、子举人张凤、进士张鹏、孙举人张爵建)、双凤坊(在棋盘街,明隆庆间,为进士徐柏、吴中立建)、科举坊(在东门塘,明万历间建)。 还有六贤祠,一名六君子堂,在梦笔山,祀江淹、李频、杨澄、杨徽之、杨亿、真德秀等名宦、乡贤。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