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先儒信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380
专题名称: 先哲先儒信仰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2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建有文庙、朱文公祠、理学十三子祠。春秋二祭,皆由县令(县知事)主祭,除县署官员外,还有知识界人士,供品丰盛,仪式隆重。尤其是祭孔子,更为隆重。文庙初在龙头山麓,始建宋庆历间,明正德十六年(1521)移建皇华山麓,正中大殿(称大成殿)置孔子塑像,东配颜子、子思,西配曾子、孟子,东西哲配先贤12人,东西庑配先儒145人。在大成殿后还有崇圣祠和启圣祠。朱文公祠在龙头山麓,建于明天顺二年(1457),祀朱熹。理学十三子祠在仙楼山麓,建于清代,在临江正学书院内也有十三子祠,祀宋代浦城籍13位理学家,即章望之、练绘、黄锾、潘殖、萧〓、詹体仁、杨与立、杨道夫、杨骧、杨若海、张彦清、叶文炳、真德秀。各书院、塾馆、私塾学生家中还用红纸贴“天地君亲师”、“万世师表”的牌位。民国期间,每年春、秋两丁祀孔及祀岳,由孔教会曾承宗主办。还在每年8月27日举办孔子诞辰纪念,与教师节合并举行,由县教育科主办。民国34年(1945),秋祀(9月15日)起,祀孔、祀岳改由县教育会主办。解放后,祭祀活动消失。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