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279
专题名称: 浦城县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情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133.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1962年,县医院首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1例。1964年,检验20份血清化验,发现阳性5份,其中黄疸出血型1例、波摩那型2例、秋季热型2例。是年,浦城一中师生参加秋收,有18人发病,死亡1人。1965年,开始实行钩端螺旋体菌苗预防注射以及改造山垄田等措施,对疫情起到控制作用。1966年从37例疑似病人的血液中检出6例为钩端螺旋体,阳检率为16.2%。1971~1972年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下田劳动染病者时有发生。1975~1977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病率较多,仅管厝登俊就有20例,病死1例。从1965~1988年共发病548人,病死37人,病死率6.75%,其中1966年和1967年为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21.5/10万、25.57/10万。1988年发病41人,发病率为10.8/10万,病死2人,病死率为4.88%。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