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鼠疫防治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270
专题名称: 浦城县鼠疫防治情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130.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浦城县鼠疫流行始于民国13年(1924),是年孙传芳军队从南平的大横和建瓯小松途经鼠疫区至浦城下沙宿营,致使该村染疫,发病15人,病死10人,病死率66.67%。民国31年,日军侵占浙江,鼠疫随衢州、龙泉两地难民传入浦城,沿公路线传播到富岭、城关、大游、仙阳和蒋溪口等5村镇,发病615人,病死508人,病死率达82.6%。是年,福建省防疫大队第一分队派人驻浦,从事鼠疫防治工作,但仍未能控制鼠疫病蔓延。民国32年,城关、观前、连墩等3个村发病69人,病死54人,病死率78.26%。民国33年4月,在苏处衕发现鼠疫患者,蔓延甚广,以富岭最为严重。至9月份,县卫生院医疗的患者252人,死亡177人。县防疫委员会;设隔离病房1所,病床10张,专门收治鼠疫病人。鼠疫流行状况稍有下降。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迁驻浦城后,过往人多,鼠疫流行大幅度上升。是年,在仙阳、富岭、大庄、余塘、濠村等5个村庄,发病445人,病死300人,病死率67.42%。其中,最严重的是富岭和大庄,分别发病240人和150人,病死125人和133人。民国34年,县防疫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国民党军政部派防疫队进驻浦城,负责对三十二集团军的鼠疫防治工作,同时,英国军事代表团医疗队参与地方鼠疫防治,负责检验工作。除观前乡发生鼠疫外,城区及其他乡镇无重大疫情发生。这年,在县卫生院增辟预防注射及种痘室,城区及富岭等乡镇共接种及注射10678人。民国35~36年,观前、濠村两村发病125人,病死100人,占80%。1950年,城关、仙阳、富岭、永兴、永平、水北、石陂等7个村,鼠疫发病114人,死亡65人,死亡率57.02%。1951年,成立华东区福建鼠疫防治所浦城防治站,采用专业机构管理、治疗与发动群众防治相结合,全县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灭鼠、灭蚤,预防注射鼠疫菌苗等措施。是年,仅在石陂沙墩发现1例,及时医治恢复健康。1950~1954年,共预防注射33218人。1952~1957年,检查49408只鼠类,发现阳性鼠238只,阳检率为0.48%;检验死鼠142只,阳性8只,阳检率为5.63%。对检出疫鼠的地区加强防治措施,切断鼠间鼠疫的流行扩散,避免人间鼠疫发生。鼠疫从1924年发生至1951年,发病共有9个年份,疫区遍及东南西北4个乡的27个村庄,发病1421人,病死1061人,病死率为74.67%。1952年起,境内已消灭人间鼠疫。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