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181
专题名称: 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72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63年春,中共浦城县委在全县范围内用2个月时间,开展以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批判单干风。6月17日开始,在县直机关46个单位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同时,在农村开展以“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11月21日至12月4日,中共浦城县委召开近万人参加的五级干部扩大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规定》(简称后十条)。会后,县、社领导带领达527名干部组成的“四清”工作队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1964年2月20日至9月中旬,又以71个大队为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65年1月29日开始,中共浦城县委在全县城乡宣传贯彻《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并以“二十三条”来指导面上社会主义教育。12月上旬,中共浦城县委抽调353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到207个生产大队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作队才陆续撤出。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起一定的作用,推动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笼统地归结为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口号下,搞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