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楼山公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096
专题名称: 仙楼山公园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64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又名仙楼山森林公园,在城东仙楼山,面积595亩,最高海拔333米。东越王馀善曾在山巅置烽堠,称越王台,故仙楼山又称越山、粤山。宋、元、明时期为道家栖游之地。清时,在此建南浦书院,为全县第一胜迹。曾有新旧景点24处:仙楼、讲堂、越王台、金鸡岭、炼丹井、铁笛岩、碧霞洞、一线天、八角亭、画竹石刻、迎仙桥、丹台、棋枰石、桃李蹊、天香楼、芙蓉池、宜竹亭、读书廊、月华亭、洗笔泉、半月池、浣花塘、西灵沼、时术斋。后年久失修,亭、楼逐渐倾圮。1976年,在此开山取石,一线天、碧霞洞等自然景致被毁。1982年春,中共浦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动员城关干部、工人、学生、居民义务植树绿化,投工2.7万余工日,栽种有杉、松、樟、雪松、楠木、枫香、法国梧桐、梅树、芙蓉花、夹竹桃、红叶李等170个品种10万株苗木,集资开辟环山水泥道735米,石阶路2条284级。山脊和山腰处,建有迎仙楼、小天竺、唤鹤亭、越王亭、卓观亭、“曙光阁”、革命烈士纪念碑。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