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0998
专题名称: 货运量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49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公路通车前,南浦溪航道是闽中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浦城木帆船年货运量1~1.5万吨,周转量40~60万吨公里,往南运到建瓯、南平、福州。另有竹筏在境内短途运输,有100~200个吨位。陆路运输以肩挑为主,有龙泉担、江山担、广丰担之称。民国23年(1934)公路通车,民国25年开始有汽车和人力胶轮板车运输,人力运输仍占主导地位。货运汽车仅22辆,66个吨位,年货运量0.35万吨,周转量10.24万吨公里。民国29年,县人力货运公司拥有胶轮板车407辆,为民国时期最高数量,年货运量2.9万吨,周转量87.9万吨公里。1949年汽车货运量0.1万吨,周转量10.24万吨公里;胶轮板车货运量0.39万吨,周转量11.7万吨公里;船、筏货运量约0.4万吨,周转量约15万吨公里。民国期间往南运出以粮食、桐油、薏米等土特产为大宗,从南运进主要是食盐、沙糖、水产等,往县北部运出以土纸、厚朴等土特产为大宗,从北运进针纺织品、日用百货、乌糖、石灰等。 1950~1955年,货运主要靠汽车和木帆船。年均货运量2.3万吨,周转量227.65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货运量1.92万吨,占总运量83.48%,周转量202.81万吨公里;木帆船货运量0.38万吨,占16.52%,周转量24.84万吨公里。1952年前,粮食外调主要由木帆船南运。1953年起改为汽车北运。1956年,民间胶轮板车组织起来参加计划运输。 1958年后,随着公路发展,汽车货运比重增大,民间运输业开始萎缩。1958~1979年,年均货运量23.75万吨,其中汽车运输16.22万吨,占总量77.27%,民间陆运4.52万吨,民间水运0.25万吨;年均周转量1517.06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运输1299.85万吨公里,占总量96.79%,民间陆运15.8万吨公里,占1.18%,民间水运27.24万吨公里,占2.03%。1980年后,由于社会商品流通的活跃,社会运输量增加。根据专业运输部门统计,1980~1985年,年均货运量24.32万吨,周转量4897.29万吨公里;1986~1988年,年均货运量115.45万吨,周转量10882.56万吨公里。其中1988年货运量、周转量最高,分别为125.54万吨和11247.27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运输64.94万吨,周转量11103.04万吨公里,手车运输4.7万吨,周转量13.51万吨公里,其他机动车55.9万吨,周转量130.72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