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0321
专题名称: 婚嫁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66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青年男女之间不能私自谈婚事,婚姻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黄蚁对黄蚁,白蚁对白蚁。”注重的就是男女双方门庭是否相当。且婚嫁礼俗繁琐。婚事一般由男家委托媒人向女家提婚,经女家查明男方家庭情况,认为适合后,再将女子“生辰八字”送给男家;同时,男家也将男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女家(何谓“生辰八字”?我国农历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共60组,以此表示年、月、日、时顺序。而每个人的出生时间都有年、月、日、时四种生辰,按历法各配上两个字,合起来共八个字,这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也叫“庚帖”)。双方交换庚帖后,均把庚帖压在自家的神龛上,焚香卜吉。有的在祖先供案上同时点两炷香,看是否同时熄灭,如果其中一炷早熄,会被认为是不吉之兆。三日内,若家中无“事”(即无灾兆),表示神灵应允。然后请算命先生“合算”,俗称“拼八字”,如算出“八字”相克,男方家即将“庚帖”退还女方,表示终止议婚;如无相克冲犯,男方即向女方议婚下聘。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