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唯一号: 130830020230001834
人物姓名: 朱松
人物异名: 字:乔年;号:韦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023.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亲属: 朱森;祝五娘;朱子;朱心;程五娘;朱槔;朱柽
非亲属: 罗从彦

传略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儿子朱子,政和八年(1118年),朱松上舍出身,授政和县尉,随即举家从婺源(宋属安徽,今属江西)来到政和。政和任上,其父朱森去世,就地葬于政和。绍兴七年,朱松因左相张浚荐举而入京。朱松任上积极主张抗金,与史馆的同事联合上疏,忤逆秦桧,后从临安回到建州(今建瓯市)。绍兴十三年,朱松卒于建州城南的环溪精舍。朱松早年受二程(程颢、程颐)学说的影响,师从罗从彦,与五夫的刘子羽、刘子翚兄弟及胡宪、刘勉之相友善。临终前,朱松将朱子母子三人托付给刘子羽,并让朱子求学于刘子翚、胡宪、刘勉之三先生。 入闽前,朱松和父亲朱森咬了咬牙,将朱家百亩的祖田全部抵押,举家来到政和。赴任成了一场迁徙,一家八口:妻子祝五娘、父亲朱森、母亲程五娘、二弟朱槔、三弟朱柽…… 这场归途不明确的入闽仕宦,让家园成了故园。 葬父政和,异乡渐成故乡。 守丧结束,朱松服除,调南剑州尤溪县尉。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大儒世泽——朱子传》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并强调了朱子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本书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是朱子文化宣传普及上的进一步。同时,本书也表达了要在文化自信中继续前进的信念,认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阅读

相关专题

县尉
职位
县尉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