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17
人物姓名: 万人杰
人物异名: 字:正淳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00.pdf
籍贯: 兴国军大冶县

传略

万人杰 万人杰,字正淳,兴国军大冶县人。原为陆九龄、陆九渊门人。淳熙七年(1180)三月,朱熹在南康军任上,又从朱熹学。《别集》卷七《题落星寺》撰于这年三月,文中已有其名。《文集》卷四四《与吴茂实》书一云:“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与前大不同,却方要理会讲学。其徒有曹立之、万正淳者来相见,气象皆尽好。”卷三四《答吕伯恭》书三一云:“子寿学生又有兴国万人杰,字正纯(淳)者,亦佳。见来此相聚,云子静却教人读书讲学。”卷五二《答吴伯丰》书一云:“大冶近有万君人杰者见访,见留之学中,气质甚美,议论亦可反复,殊不易得。”此书下文又有“适闻张荆州之讣,若便得请,当一走长沙而归尔”诸语,考朱子挚友张栻逝世于淳熙七年二月,这可作为万人杰此年从学于朱子的确证。 《文集》卷五一有《答万正淳》书七通,其中书三、四、六为答问长卷。《朱子语录姓氏》记其为“庚子(淳熙七年即1180)以后所闻”,与上文考证吻合,所录为《池录》第十七卷。 日本田中谦二根据《朱子语类》所录,考定万人杰师事朱熹五次(据陈荣捷《朱子门人》第249页转引),每次一至两月。其中第二次为淳熙十五至十六年(1188—1189),地点在武夷精舍。实际上,万人杰于淳熙十四年(1187)已从学于此。《语类》卷一二六郑可学录“问德粹”条中,记朱熹说:“今年往莆中吊陈魏公”(P3030—3031),说的是淳熙十四年春正月往莆田吊陈俊卿丧一事,而说此话时,在场者就有万人杰(参“滕璘”条)。《续集》卷一《答黄直卿》书二三云:“近日朋友来者颇多,万正淳与黄子耕、吴伯丰皆在此。”此书则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文集》卷五十《答程正思》书十八,写于淳熙十五年十一月,首言此月朱熹复辞召命及上封事,下文载:“此间书院近方结里,江浙间有朋友在彼相聚。兴国万正淳不知旧在南康曾相识否?其间一二人亦尽可讲论也。”则可作为万正淳从学朱熹于“此间书院”即武夷精舍的又一证据。 《语类》中有与万正淳同时就学于武夷精舍的吴必大录“正淳问”九条,分别见载于卷三一(P793)、卷三二(P815)、卷三五(P936、P944)、卷三六(P950、P969、P973)、卷四一(P1065—1066)、卷四五(P1152—1153)。同时就学的黄?则录有“先生问正淳:‘曾闻陆子寿志于道之说否?’”(卷三四P864)等条目。 田中谦二考定万人杰又分别于绍熙四至五年(1193—1194)、庆元二至三年(1196—1197)、庆元五年(1199)三次从朱熹学,地点则应在建阳考亭沧洲精舍。《文集》中可考者,于《续集》卷一《答黄直卿》书二五云:“辅汉卿、万正淳皆留此两月而后去,其他朋友数人亦将去矣。诸人皆为外间浮论攻击,不敢自安而去。”《朱子语类》卷一〇七载叶贺孙录“季通被罪,台评及先生”,时万正淳在沧洲精舍,朱熹仍“与正淳说早上所问《孟子》未通处甚详”(P2669)。《语类》卷一〇四录万人杰自记云:“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孔子卒,至宋庆元三年丁巳,一千六百七十六年。”(P2623)下有小注“先生是年正旦,书于藏书阁下东楹”。此“藏书阁”,即考亭沧洲精舍藏书阁。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