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05
人物姓名: 王遇
人物异名: 字:子合:一字:子正;号:东湖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87.pdf
出生年: 1142年
卒年: 1211年
籍贯: 漳州龙溪县

传略

王遇(1142—1211) 王遇,字子合,一字子正,号东湖,漳州龙溪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官临江军和蕲州教授,以赵汝愚荐知长乐县,转赣州通判,官至尚书吏部右曹郎中。“方闲居时,不远千余里,受业于晦庵、南轩、东莱三先生之门”(黄干《朝奉郎尚书吏部右郎中王公行状》,《勉斋集》卷三十三)。 朱熹与王遇相知,应早于淳熙三年(1176)。时王氏正官蕲州教授。《文集》卷四九有《答王子合》书十八通,书一云:“熹顿首再拜子合教授,奉议贤友,久不闻问,方此向往。……前月末送伯恭至鹅湖,陆子寿兄弟来会,讲论之间,深觉有益。”所言乃淳熙三年五月的朱、陆、吕鹅湖之会,书言“久不闻问”,则早在此之前已相知,然早至何时,则已不可考。 王遇始从朱熹学于武夷精舍,是在淳熙十三年(1186)。《语类》卷四五有浩录“先生忽问王子合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一条(P1163);卷一二八有浩录“大学舍法坏人多”一条(P3080),其中录有王子合的议论。考朱子门人有两位“浩”,一吴浩,邵武人;一郭浩,金华人。此两条语录未详是吴浩还是郭浩所录,但好在两人所闻均在丙午(淳熙十三年即1186),由此可知王子合亦于本年从学于武夷精舍。 淳熙十四年(1187)春天,朱熹至福州游鼓山,王遇曾陪侍。《福建金石志》卷九记鼓山题刻有“淳熙丁未,晦翁来谒鼓山嗣公,游灵源洞,遂登水云亭,有怀四川子直侍郎。同游者,清漳王子合,郡人陈肤仲、潘谦之、黄子方、僧端友。”同年秋九月,王遇又一次来到武夷山从学。《文集》卷七九有《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祠记》,即朱熹于此时应王遇之请而为。《文集》卷四八《答吕子约》书六云:“子合到此,亦略能言彼中相聚曲折……”此书自注“十一月二十七日”,以书一、书二分别注“丁未五月十三日”、“丁未七月三日”而推之,此书当写于淳熙十四年。 《文集》卷五五《答李守约》书十二云:“王子合过此,说失解曲折,甚以为恨。”未详所指。陈来将此书系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子书信编年考证》第292页),则王氏于本年又一次从朱熹学。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