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周元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443
人物姓名:
周元文
人物异名:
字:洛书;号:济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185.pdf
籍贯:
正黄旗
传略
周元文,字洛书,号济庵,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任延平知府。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福建延平知府调补台湾府,“居官廉正,奸胥猾吏畏若神明。置义学田以赡寒士,按月课试,悉心鼓舞。岁荒详请题免租课十之三,定斗斛革火耗,一切措置悉本实心,台湾民至今犹思其德。崇祀本府名宦祠。”(《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六,四库全书本) 周元文在此书序中说:“元文守延三年,求先生之遗书,散佚不可卒得。偕其后人再三购求,得《延平答问》一书,乃朱子之所辑。……元文疏陋,不能阐发其精蕴,而幸官于斯土,知理学之所归,得此书于榛芜之余。原板既不可得,而仅存之本已破碎,不可收拾。惧其湮没不传,敬付之梓,以俟凡百君子之探索焉,是为序。时大清康熙丙戌清明日,中宪大夫知延平府金州周元文谨识。” 此书刊刻三十年后,乾隆元年(1736)武平钟紫帏来南平县任训导,“凡属先贤苗裔,俱与订交。得先生二十一代裔孙元璋者,询及《延平问答》之书,旧版虽存于祠后御书阁内,中有散失。……详加检阅,计其缺略者三十篇。因不惜捐俸,偕其裔孙元璋重镌补阙。”(钟紫帏《清乾隆补刻本延平问答跋》)此书完工于乾隆四年(1739),此即清康熙刻乾隆补刻本之由来。 乾隆补刻本之后,又有延平府张其曜光绪刊本问世。张其曜,字小舫,浙江绍兴人氏,于光绪二年(1876)五月从宁德知府调任延平知府,同年秋季,因此书“板藏郡城李先生祠,历年既久,蚀阙遂多。其曜忝守是邦,大惧前贤遗训或致残失也。”(张其曜《清光绪延平府刻本延平答问跋》)因请诸道宪、南平县令等,筹资重刊。此书后又经继任知府张国正于光绪五年重印《延平李先生师弟子问答》,现存的多为张国正重印本。 除以上单刻本之外,《延平答问》一卷、《延平答问后录》一卷在清康熙间还被收入丛书中,刻本有康熙间御兒吕氏宝诰堂重刊《朱子遗书》本,光绪间贺瑞麟刊《西京清麓丛书》本《朱子遗书重刻合编》;钞本有乾隆间《四库全书》本。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