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04
人物姓名: 尤袤
人物异名: 字:延之;号:遂初居士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11.pdf
出生年: 1127年
卒年: 1194年
籍贯: 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尤袤(1127—1194),字延之,号遂初居士,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官州县,累官至礼部尚书。以立朝敢言,刚直不阿著称。其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由于尤袤与朱子为同科进士,故朱子称尤袤为“年兄”,关系密切。其交往,侧重在文化方面。如朱子编《古今家祭礼》一书,其中《祭礼》部分就有三家的文本由尤袤提供底本。朱子在建阳刻印友人张栻的《南轩集》,尤袤写信给朱子,提醒其此集仍有误字,应纠正。淳熙八年(1181),朱子刻印其叔父朱槔《玉澜集》,尤袤为之作序。应朱子之请,又为其叔祖朱弁(少章)作《墓志铭》,为安顿这位奉使金国,被强留十六年而能全节而归的忠节之士,尤袤与张栻、詹体仁将其遗骸安葬于钱塘积善峰下。 由于尤袤是位著名诗人,故朱子与之也不时有唱和之作,如《熹次延之年兄韵敬题绍德庵真如轩写呈伯时季路二兄》。淳熙八年(1181),陪同尤袤游庐山,朱子作有《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尤袤则有《送朱晦庵南归》一诗,对其在南康的治绩予以全面的评价和肯定: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 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 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①在政事方面,尤袤也给朱子以多方支持。朱子在南康为兴教化建五贤祠,尤袤为之作《五贤祠记》。白鹿洞书院建成,时任江东提举的尤袤也是朱子赞助图书的对象。朱子在南康救荒,推行“下五等户租五斗以下悉蠲之”,时已任本路提举的尤袤将此法广泛推行于诸郡。②淳熙十二年(1185)二月和十四年(1187)四月,朱子为祠禄奉闲,托尤袤代为请祠,得以食华州云台观、南京鸿庆宫之禄。 由于尤袤性喜藏书,朱子将其所著,以及在各地刊刻的图书不时地寄赠给他。在尤袤所著录的《遂书堂书目》中,就有朱子的以下若干种著作:《朱氏新定易书诗春秋古经》《朱氏易本义》《朱氏集传稿》《朱氏中庸大学》《朱氏通书太极图解》和《朱氏十书》。其中如《朱氏新定易书诗春秋古经》《朱氏十书》久已亡佚,作为图书目录,仅见于尤袤著录,成为考察朱子著作的珍贵线索。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