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掞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77
人物姓名: 魏掞之
人物异名: 字:元履;一字:子实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187.pdf
出生年: 1116年
卒年: 1173年
籍贯: 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魏掞之(1116—1173),字元履,一字子实,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少依刘子羽,居五夫。师事胡宪,与朱子为同窗学友,相交甚笃。朱子《祭魏元履国录文》云:“念昔交情,兄胶我漆。更攻互磨,兄玉我石。……兄行我忧,兄归我藏。与兄同心,谁则如我?”③绍兴年间,魏掞之两次以乡举试礼部不第,遂不复出,筑室读书,榜曰“艮斋”,人称艮斋先生。张栻为之作《艮斋铭》。隆兴元年(1163),闽帅汪应辰、建宁知府陈正同知其贤,相继荐之于朝而不果。 乾道四年(1168),诏举遗逸,部使者芮烨与当地官员共荐之,宰相陈俊卿亦荐之甚力,乃以布衣入朝陈当时之务。劝诫宋孝宗应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④。赐同进士出身,授太学录。在讲学中,授诸生以“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⑤。太学将行释菜礼,魏掞之上疏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二程,不报。次年(1169)七月,上疏阻权倖曾觌入朝而不被采纳,遂告归故里。 魏掞之居家重礼法,恤乡亲。建州一带有生子不育的习俗,他撰文劝戒,救活了不少婴儿。曾仿古社仓法,在建阳招贤里长滩建社仓,以济乡民。 若干年后,宋孝宗思念魏掞之,认为他为人正直,将召用之,大臣告诉他魏已逝世,宋孝宗嗟叹不已,乃下诏赠宣教郎、直秘阁。吕祖谦有《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其一云:麻衣见天子,拜疏不知休。 落落山林气,拳拳畎亩忧。 极知千载遇,政用一身酬。 绕舍闽溪水,朝宗日夜流。①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