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羽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63
人物姓名: 刘子羽
人物异名: 字:彦修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040.pdf
出生年: 1097年
卒年: 1146年

传略

刘子羽(1097—1146),字彦修,抗金名将。因反对议和而于绍兴十二年(1142)罢归。五夫刘氏,乃当地著名的望族。与建阳麻沙刘氏、建阳崇泰里马伏刘氏并称“建州三刘,均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唐乾宁三年(896)其祖刘翱、刘翔、刘豳兄弟由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入闽。翱居麻沙,号西族北派;豳居马伏,号西族南派;翔居五夫,号东族。①到刘子羽时,仍不失为世代官宦,簪缨世族。后来朱子在五夫为刘氏撰写的对联是“八闽上郡先贤地,千古忠良左相家”“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②朱松临终托孤,命朱子母子投奔刘子羽,看中的就是刘家在当地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刘子羽与朱松关系密切,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的主战派官员,又同受秦桧的迫害而先后罢官,早已惺惺相惜,故也愿意帮助朱家母子。朱子《少傅刘公神道碑》记此事云:“熹之先人晚从公(指刘子羽——编者注)游,疾病,寓书以家事为寄,公恻然怜之,收教熹如子侄。故熹自幼得拜公左右。”①刘子羽不负亡友之重托,在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里屏山之下、潭溪之滨为朱家母子建造新屋五间,家用器具完备,供朱家母子使用,使朱子自此得以安心地从学于武夷三先生。这几间房屋,朱子后来将其命名为“紫阳楼”,后人或将其称为“朱子故宅”。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