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逻辑的新局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799
颗粒名称: 体用逻辑的新局面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教哲学中体用逻辑的运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儒教文献中体用成对使用进行议论的情况在唐代以前零星出现。进入宋代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用明确地作为思辨范畴被使用,最终在朱子那里被自由自在地运用,并构造为庞大的理论体系。朱子学的出现强调了体用的严格区别,是划时代的事件。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关于佛教哲学里的体用逻辑之运用,因为对稍微看惯佛教书籍的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故现在不涉及。唐以前,儒教关系的文献里,将体·用成对使用而进行议论的文章,虽然不无一二,但这不过是零星发生的。但是,一进入宋代,情况全然一变。为了了解那个事实,只要稍微翻翻作为宋代(以及元代)的哲学史《宋元学案》就足够了。《宋元学案》开卷第一[部分],就以特书胡瑗高举“明体达用之学”(即明白地把握、认识“体”,畅达地实践、实现“用”)这一标语向士大夫指示大理想的著名事实为开始。然后在邵康节、程明道、张横渠等[卷里],体用明确地被作为思辨范畴使用,最后在朱子那里,[它们]完全自由自在地被运用,被构造为那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例如朱子的《中庸章句》第一章里云:
  大本者,道之体;达道者,道之用。
  《朱子语类》卷一的第一条里云: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后。
  如此等等,不过书中的一例。前面解释了胡瑗即胡安定的“明体达用”之学,而朱子的《大学章句》里亦有著名的“全体大用”———完全的体、伟大的用——之说,这意味着哲学的研究和政治的行政的经纶之相即,而作为在我国之武士道的“文武两道”式的口号,产生过很大的作用。[]总之,宋学、朱子学,要是没有体用之理论,就不能期待它的完成,这几乎是不可置疑的。只是在那个场合、在朱子其人那里,应该注意这一点:与其说像上述那样容易列举的体用相即方面极缺乏,倒不如说他经常强调要严格区别体用。朱子学的出现,或者,程伊川—朱子的学说出现,即使单就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划时代的事件。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