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675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1
页码: 147

内容

朱熹继往开来,集理学之大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福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文化巨人。福建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其之所以被誉为“海滨邹鲁”“理学名邦”,与“南宋有朱熹”关系甚大。得益于斯文一脉的深厚滋养,朱子文化在福建薪火相传,独树一帜,绵延至今八百多年,成为福建优秀传统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历久而弥新。《朱子福建史迹图集》的编撰,旨在从文物史迹遗存角度呈现朱熹在福建的生平足迹和历史现场,展示朱熹在福建的深刻烙印和丰富历史文化遗产。
  在福建省文物局的组织和指导下,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联合相关设区市文物部门开展“福建朱子史迹调查与整理研究”课题,对省内现存、与朱熹生平事迹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汇编成书,这也是历年来福建各地文物工作者朱子文物研究、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课题的开展及图集的编撰由傅柒生、王永平统筹协调,相关具体工作由潘国平负责经办。图集所编选的文物史迹,除部分文物图片为课题组实地考察时所摄,大部分图文资料由相关县、市、区文物部门提供,经各设区市文物部门汇总提交给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然后整理统编形成初稿,再提交专家评审,经多次研讨和审核修改,最后形成定稿。本书前言、后记部分由潘国平执笔,正文中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说明作者或提供者均随文标注,全书由王永平统稿,傅柒生审定。
  本书是集体协作的成果。值此付梓之际,谨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本书编撰、出版的单位和个人表达衷心的感谢。感谢吴邦才、张建光先生对图集编撰的深切关心和支持。感谢方彦寿、张品端、林振礼、陈国代、王荣国、吴吉民等先生对书稿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纠正了不少讹误。感谢林振寿先生提供福州市部分朱子文物史迹的照片,陈兆善先生提供五夫屏山书院遗址的考古勘探成果资料,王赞成先生提供泉州小山丛竹石坊题刻的拓片,为本书增色。同时也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为图集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抛砖引玉,增进朱子文物的研究、保护,推动朱子文化的弘扬和历史文脉的传承。
  由于时间仓促、缺乏经验和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朱熹的家族身世及其生平在闽求师问学、著述讲学、为官从政、访游出行等事迹为线索,选取相关史迹遗存,汇辑成文物图集,从文物遗存的角度追寻朱熹在福建真实、形象的历史记忆,呈现朱熹在福建丰富、多元的人生足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