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579
颗粒名称: 参考文献
页数: 5
页码: 476-480

内容

典籍
  (宋)程顕、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朱熹:《四书或问》,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陈淳:《北溪字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明)程政敏等撰,吴长庚编:《朱陆学术考辨五种》,江西新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明)王阳明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清)李绂著,段景莲点校:《朱子晚年全论》,中华书局2015年版。
  (清)王懋宏撰,何忠礼点校:《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中文著作
  蔡仁厚:《宋明理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陈来:《仁学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陈荣捷:《朱熹》,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陈荣捷:《朱子门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荣捷:《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
  丁为祥:《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朱子的哲学视野及其历史影响的发生学考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董金裕:《朱子学术考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姜国柱:《中国历代思想史》(宋元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彭永捷:《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钱穆:《朱子学提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穆:a.《朱子新学案》(一—三),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b. 《宋明理学概述》,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c. 《中国学术通义》,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
  [日]藤井伦明:《朱熹思想结构探索——以“理”为考察中心》,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3年版。
  王大德:《朱陆异同新论:以“心与理、心与物”为向度之新综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版。
  王雪卿:《静坐、读书与身体——理学工夫论之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徐世昌编纂,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年版。
  钟彩钧主编:《朱子学的开展•学术篇》,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版。
  赵峰:《朱熹的终极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曾亦、郭晓东:《宋明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文论文
  崔海东:《朱子两种主“动”的涵养工夫辨析》,《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
  陈林:《朱子晚年工夫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以“已发未发”为中心》,《江淮论坛》2015年第6期。
  陈林:《主敬涵养与格物穷理何者为先——关于朱子工夫论的一个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陈敏:《朱子论诚敬》,《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陈双珠:《朱子“意”的诠释及工夫——兼论朱子对工夫的贯通》, 《中国哲学史》2017年第3期。
  陈双珠:《立志与居敬、诚意——论朱子晚年对“立志”工夫的重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8期。
  陈双珠:《“后具”抑或“本具”?——关于“心具众理”命题之再诠释》,《儒教文化研究》(第31辑),首尔:成均馆大学出版部2019年版。
  程海霞:《论朱熹“居敬”思想中的理性自觉原则》,《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
  程梅花:《论朱熹“致中和”的方法论》,《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方旭东:《道德实践中的认知、意愿与性格——论程朱对“知而不行”的解释》,《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顾宏义:《朱陆之争与朱熹陆九渊往来书信的佚缺》,《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
  胡雨章:《朱子思想中“人与万物的差异”》,《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2期。
  姜波:《朱喜礼一理关系研究》,《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李敬峰:《敬义夹持视域下的朱子哲学工夫论》,《重庆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梅彦:《朱陆晚年之异初探》,《中州学刊》1988年第3期。
  田智忠:《从评点“曾点气象”看朱熹论涵养与工夫》,《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
  王爱红:《从“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体修养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开元:《从道德动机看朱子居敬穷理的思想意义》,《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王丽梅:《察识与涵养相须并进——张秋与朱熹交涉论辩管窥》,《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
  魏立明:《朱熹“主敬”说过程研究——在修养工夫演进背景下的考查》,《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吴冬梅:《论持敬在朱熹心性修养中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谢晓东:《论小学涵养在朱熹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8年。

知识出处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朱子涵养工夫为研究对象,将朱子涵养工夫的发展分为中年、中晚年、晚年三个阶段,梳理出朱子涵养工夫思想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发展历程。全书围绕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涵养工夫内在的关系以及涵养工夫在朱子工夫论中的地位三个角度对朱子涵养工夫进行了考察;从脉络发展的视野厘清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和思想地位;从学术史论辩的视野探寻朱子涵养工夫的特点;从工夫论的确立到完善的动态考察探求朱子涵养工夫思想背后的心性论的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对朱子的修身涵养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研究,也对学术史上关于朱子涵养工夫的诸多判定和争议进行了检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