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 越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97
颗粒名称:
二 越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504-5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子学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
朱子学
越南
影响
内容
越南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起就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约于10世纪形成为封建国家。1226年,越南陈朝建立。陈氏政权建立之初,亟需一种适应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意识形态,而朱子学正具有这一鲜明的特点。陈太宗实行科举选官制度,并创立国学院,重修国子监。陈太宗元丰三年(1252年)九月,诏天下儒士诣国学院,讲“四书”、“六经”。这表明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已传入越南。陈圣宗于1272年下诏:求贤良,能讲“四书”、“五经”之义者。这时,出现了一批在越南积极传播朱子学的先驱者,如朱文安、黎文休、陈时见、段汝谐、张汉超、黎括等。
早期越南朱子学的代表人物朱文安(?—1370年),以毕生的精力研究朱子学,同时致力于朱子学的传播与普及。陈顺宗时,他曾任职国子监司业,给太子讲授“四书”、“五经”。陈裕宗主政后,朝中奸臣横行,世风日下,朱文安因对时政不满而辞官回乡,授徒讲学。范孟、黎伯适等著名的越南朱子学家都是他的学生。他撰著的《四书说约》反映出了其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朱文安的学术思想被概括为“穷理、正心、除邪、拒嬖”。①朱文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越南朱子学的一代宗师。
明朝成祖永乐五年(1406年),明成祖应越南故王陈日奎之弟陈天平之请,平定了陈朝外戚胡季犁的叛乱,改安南为交趾(安南、交趾都是越南的古称),并于1407年在越南设交趾布政使司,并在越南广开学校。据记载,当时越南在全国开办设立的学校有161所(其中府学14所,州学34所,县学113所)。明朝还派遣监生唐义颁赐《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给安南各府州县学校,作为教材,供莘莘学子学习。1427年,明朝军队撤退,安南复国。明朝在越南的短暂统治,加速了朱子学在越南的传播。②
1428年,黎利灏即帝位,是为圣宗。黎朝“立国之初,首兴学校,祠孔子以太学,其崇重至矣”。③儒学主要是朱子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434年,越南举行科举考试,所有试场都考“四书”。与此同时,新刻《四书大全》大量印行。黎圣宗在位38年,是黎朝享国最久的君主。他大力传播朱子学,将儒学确立为正统的国家哲学,作为其建国治民的指导思想。此后,黎玄宗(1663—1671年在位)、黎裕宗(1705—1728年在位)都尊崇朱子学。黎朝儒者辈出,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朱子学家,其中以黎贵惇(1726—1784年)最为杰出。他三元及第,学识渊博,著作丰赡,所著《四书略解》,反映出他对朱子学的深入研究。在“理”与“气”的关系上,他认为理与气并非两位对立,具有同等的地位,不像阴与阳、奇与偶、知与行、体和用那样可分主次。他说:“阴、阳,奇、偶,知和行,体和容(按当为用),皆可相对而言,理与气则不可。”可谓得朱子学理气观之宗旨。在政治上,黎贵惇坚持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之本,本固则邦宁”,主张“宽民力”,减轻刑罚与捐税,以巩固封建制度。此外,黎朝统治者还利用朱熹学说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调节其利益的再分配,如在废除功臣子孙的仕宦特权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802年,阮福映称帝,建元嘉隆,定都顺化。阮朝初,阮福映帝遣使者向清朝纳贡请封,并求改定国号。当时,清朝仁宗皇帝封阮福映为国王,命用“越南”为国名。因当时清朝极为崇尚朱子学,所以越南也尊崇朱子学。嘉隆八年(1809年),清朝商人将真德秀撰写的《大学衍义》带到越南,北城总镇阮文诚将此书进献给阮福映帝,随即下诏重印,颁发各地。明命帝(1820—1840年在位)时,还规定越南儿童七八岁上学,先读《忠经》、《孝经》,以及《小学》、“四书”,然后再读“五经”。1835年,明命帝还诏谕将“四书”、“五经”、《小学集注》、《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大量印行,同时允许民间印刷销售,使这些书籍流布全国,从而达到广泛传播朱子学之目的。从嘉隆到嗣德年间(嗣德元年为1847年),是越南朱子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朱子学自南宋末传入越南后,对越南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渗透和支配了越南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现今保存的越南国史——《大越史记全书》(1697年),就明显地受到朱熹撰著的《资治通鉴纲目》思想的影响。从吴士连对《全书凡例》所作的说明,以及范公著在《本纪续凡例》中的纪年原则,都可以清楚看出受到朱熹《纲目》思想的影响。《纲目》的扶纲常植名教的鲜明特点在《全书》中亦得到充分体现。黎朝著名学者阮荐撰写的《平吴大浩》,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书贯穿着儒家仁义思想。黎朝进士吴士连用汉文撰写的《大越史记全书》,是一部越南通史,从书中可看出作者对程朱理学的造诣很深。
越南统治者用朱熹讲的伦理纲常名教规范人们的行为,如依照《朱子家礼》对越南的传统婚娶方式进行变革,明确规定“凡娶妻,先使媒聘往来定议,然后定亲礼;亲礼既毕,然后议纳聘。……其仪序节文,遵如颁奉行,不得如前”。对“家道不齐,无媒妁之言,为窬墙之态”者绳之以法,并将嫁娶能否遵循礼仪当作官吏迁升的一个重要条件。越南《洪德法典》(1483年颁布)和《教化四七条》(1663年颁布)就是据朱熹《四书集注》的道德伦理关系撰写的。有谓儒学(主要指朱子学)在越南取得非凡地位,它们把“五伦”尤其是家庭关系的伦理在社会中扩展到最大限度。①
此外,朱熹自然科学思想对越南亦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例如,黎朝裴壁从朱子由高山上的螺蚌而推论远古那里曾是沧海这一理论,认为越南演州东城县的那块神秘的蚌蛤地原本也是海,由于海底隆起,海浪作用而使蚌蛤堆积至岸边,再经过长期日晒雨淋风吹而形成的,并非如人们所说的神仙之地。
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约》,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越南朱子学开始衰落。朱子学在越南社会起主导作用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影响是深远的。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文安
相关人物
黎文休
相关人物
陈时见
相关人物
段汝谐
相关人物
张汉超
相关人物
黎括
相关人物
黎玄宗
相关人物
黎裕宗
相关人物
黎贵惇
相关人物
阮福映
相关人物
吴士连
相关人物
裴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