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学向乡校书院转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85
颗粒名称: 一 国学向乡校书院转化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
页码: 4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朱熹 书院 教育

内容

朱熹思想流传全国后,其后学大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他们有的在朱熹有关的精舍、书院的基础上,或者自设精舍、书院,进行教育事业和学术活动,培养人才,撰述著作。把教育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是朱熹等书院活动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古代,教育事业是公立和私立相互补充而结合在一起的。到了朱熹活动的南宋以来,在异族和异教(主要是佛教)的侵蚀下,士风萎缩和教育经费困乏,公立教育事业更不能解决士风衰微的问题,更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于是私学有所发展。朱熹、张栻及其后学,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为中心,把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教学理学,研究理学,恢复和发展儒学,排斥释道异端,振兴民族文化。他们所办的书院具有公私立学校相结合的性质。对此,韩国李朝李退溪说:
  夫书院何为而设也?其不为尊贤讲道而设乎?自宋朝四书院之后,渐盛于南渡而大盛于元明之世。彼数代非无国学乡校而必更立书院者何也?国学乡校有科举法令之拘,不若书院可专于尊贤讲道之美意。故或因私立而国宠命之,或国命立之而择人教养也。若吾东方,则至当代而后始许立院,所谓因私立而国宠命者。窃仰圣朝之意,亦岂非慕数代之遗风而欲庶几,云云。①
  李退溪的时代相当于中国明代中叶。这是说南宋及其后的教育学校(国学乡校)具有公立和私立相结合的性质,并以此纠正科举法令之弊。朱熹等把书院由原来官家统制更多地转向民间私学为主导。这是其书院教育的又一大特色。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