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 国家的正宗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77
颗粒名称:
二 国家的正宗思想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14-415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子学在福建朱熹学派学者传播下,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官方哲学和正宗思想,并控制了古代社会后期的七八百年。
关键词:
朱子学
哲学
思想
内容
随着朱子学超出福建范围向全国传播,统治者也逐步认识到它对社会的重要价值。早在朱熹死后的第二年(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十月,宁宗皇帝就下诏赐谥,除朱熹“华文阁待制与致仕恩泽”。②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十月,诏赐谥朱熹曰文。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朱熹为太师,追封为信国公。理宗皇帝在封制中谓,朱熹遗著“有补于治道”。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九月,朱熹被追封为徽国公。理宗皇帝谓,“深有不同时之恨。每阅‘四书’之奥旨,允为庶政之良矩”。①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正月,理宗皇帝诏学宫列朱子从祀庙堂。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年),复科举,诏定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诏建朱子祠,“立徽国文公之庙”。②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皇帝命礼部传谕规定:
国家明经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者以典实纯正为主。今后务需颁降“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及历代诰律、典制等书。③
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朱熹、真德秀等福建朱子学学者的经典注疏。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朱熹配祀孔庙十哲之列;康熙皇帝先后谕敕福建朱子学学者李光地编辑《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颁行全国。由上可见,在南宋末和元、明、清时代,朱熹的《四书集注》等成为法定的教科书,是学者必读的课本,文官考试不出朱子学界限。朱子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和正宗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
在朱子学控制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七八百年中,其渗透到思想意识的各个领域之中。近代著名的福建籍学者严复说:“吾侪今日(按19世纪末)思想、风俗、政治,直接间接可于宋元明史籀其因果律。”④“籀”即归纳推理。意思是说,宋元明时代的思想意识都渊源于程朱理学,而集理学之大成的朱子学(闽学)即发源于福建。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