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或“圣人之心”:朱子思想历程中的经典意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876
颗粒名称: “本心”或“圣人之心”:朱子思想历程中的经典意识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12
摘要: 本文探究了朱子思想中经典与实理的联系,以及他早年出入释老后回归纯儒的经历对其为学构想的影响。朱子认为“学”要去求“圣人之心”以拉近己心与圣心之间的距离,而圣人之文——经典与朱子“学”具备本质的联系。
关键词: 朱子思想 博士论文

内容

“其所以不已乎经者,何也”,《一经堂记》中的这个问题正是本论文追索朱子思想发展线索而致力于探究与回答的。笼统而言,尽管传统思想家大多对于经典都十分重视,他们也不会否定经典对于为学是具有助益的,但是,如朱子一般强烈坚持经典必要性的思想家还是少有的。坚持“道在六经,何可它求”,意味着六经与朱子所构想的“学”之间具有本质的联系。这一联系缘何而建立,其经过与意义何在,本论文所欲探究的正是这些问题。朱子早年曾有过出入释老的经历,正是延平“令去圣经中求义”的教诲,开启了他“刻意经学,推见实理”而归本纯儒的思想历程。经学与实理在朱子思想中的联系,亦由此而建立了起来。在亲身感受过具备“本心”倾向之学问的魅力以后,归于纯儒的朱子开始了对异端杂学的全面批判。乾道年间朱子太极实理观的建构,及其与湖湘学者诸多的论辩,都体现着他批判“本心”之学的关怀。在此过程中,学者之心与圣人之心的差异逐渐为朱子所强调与重视。在朱子看来,“人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正出于学者当身之心与圣人之心存在距离的缘故,“学”才成为了一项具备根本必要性的事情。在此,“学”首先就意味着要去求“圣人之心”以拉近己心与圣心之间的距离。而对“圣人之心”的了解,离不开对其传承物——圣人之文的研习,朱子“学”与经典之间的本质联系亦由此而建立了起来。在与陆九渊交往的过程中,朱子这一为学构想的关怀得到了更清晰与充分的表露。通过对朱陆为学构想差异的考察,我们得以对朱子经典意识的体现与意义有更充分的了解。总之,本文认为正是在与当时具备“本心”倾向的众多思想家交涉的过程中,朱子形成了自己以“效”为核心的为学构想。在此,“学”首先意味着要去求“圣人之心”以拉近己心与圣心之间的距离。而朱子所谓“学”,亦本身就包含了一项因圣人之文以求“圣人之心”而明天地之理的事业,它由此也使得圣人之文——经典与朱子“学”具备了本质的联系。从经学史的角度看,这一求圣人之心的为学构想,也拥有着绾合圣人之文与道的关系的可能。朱子的这一努力,固然出于其不安本心之学可能造成的良知失范与良知的傲慢等修身层面的问题,更是出于其为整个华夏之为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信仰奠基的宏愿。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朱子学年鉴.2021》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9部分: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收录《融突和合论——中国哲学元理》《明清朱子学将是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2021年度中国台湾朱子学研究成果简介》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祝浩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