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日本朱子学研究述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785
颗粒名称: 2021年度日本朱子学研究述评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129-1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21年在日本国内发表的与朱子学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和译著影印书籍。著作方面,辻本雅史的《江户的学问与思想家》详细介绍了江户时期教育和学问的形态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 朱子学研究 述评

内容

本稿就2021年于日本国内发表的重要日本朱子学相关研究,分别从著作、论文、译著影印书籍三方面进行介绍。最后陈述本年度的研究动向与今后的展望。
  一、著作
  [1]辻本雅史①:《江户的学问与思想家》②
  本书不是狭义的研究著作,是针对一般读者的书籍,各章内容虽然多是据作者过去发表的研究成果所作,但并非是既已发表论文的简易版读物,书中随处可见作者身为江户时期教育学史顶尖人物的知见。全体目录如下。
  序章“知的建构方式”
  第一章 “教育社会”的成立与儒学的学问
  第二章 明代朱子学与山崎闇斋——从四书学的接纳到体认、自得
  第三章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读书、看书、会读
  第四章 贝原益轩的媒介战略——商业出版与读者
  第五章 石田梅岩与石门心学——讲学的复权
  第六章 本居宣长与平田笃胤——国学中的文字与声韵
  终章 江户的学问与去向
  书中在讨论日本江户时期、明治初期的思想家后,进而触及学校的形态(习字塾、学问塾、乡学等)、教育的形态(书籍的音读、默读、轮读等)、传播时的媒介(出版、讲义等),这些是值得注意的焦点。
  首先,作者在序章指出,在江户时期的教育中,作为文化培育之“基于身体性的知③”的重要性。何谓“基于身体性的知”,作者认为通过“面对木板印刷的大文字、标红点、音读等”行为,使得这些知识刻画于身体中,而四书五经的“素读”(只按文字发声朗读,汉文典籍内容的理解则为次要)则是其中典型。
  例如山崎闇斋将朱子学的众多典籍标上训点(为了将汉文修改为日文语序所标示的符号),这不只是为无法阅读汉文典籍的读者所做的机械性作业;而且也是实地透过朱子所写的文章来体验朱子,是一种“以自己的身体来认识朱子真意”的操作。山崎闇斋学风的特色之一就是追求自己与朱子一体化,可以说正是通过这种地道踏实的作业而实现的。
  关于媒介的部分。本书指出,山崎闇斋年轻时期在禅宗寺院度过、伊藤仁斋成长于京都上层町众社会、荻生徂徕受过以汉文书写日记的训练、贝原益轩自学日文的出版读物、身为商家佣人的石田梅岩曾在町中听受儒学讲解的经验。由于这些经历,他们的思想受到了这些媒介的影响,同时他们在传布自己的思想时,很大一部分也受到这些经历的影响。
  以“素读”为主的江户时期之日本教育法,与将学问内容作为客观对象化的西洋做学问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它作为前近代性的表征,则往往多受否定。因此可以说本书道出了过往未被充足探讨的江户时期日本学问文化的新积极性价值。
  二、论文
  [1]吾妻重二①:《日本的<家礼>式儒墓——从东亚文化交涉谈起(二)》②论文是继发表于《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第五十三辑(2020年)之《日本的<家礼>式儒墓——从东亚文化交涉谈起(一)》之后,针对日本江户时期根据《文公家礼》之记述而有的儒教式墓:“儒墓”之营造状况的调查报告。论文特别以江户前期至享保年间(1716—1736)的儒墓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墓碑、形状、大小、石台形状,坟土之有无,墓地所在,一一进行分析,并在资料末尾附上照片。从论文中可得知,吾妻氏的调查使得以下几点得以明朗化。
  首先,在日本的儒墓中,如土佐藩谷时中门下的野中兼山(1615—1664)之墓所,有着男性墓为尖头形,女性墓为圆头形的营造例子,这是在中国大陆所见不到的,有可能是日本的独特风俗。
  其次,江户昌平黉的林家墓碑四周刻着墓主的详细经历;相对于此,山崎闇斋与其门下的墓碑仅刻上殁去年月,这与野中兼山的儒墓有着共通点。
  此外,吾妻氏认为,“石田梅岩(1685-1744)、手岛堵庵(1718-1786)、中沢道二(1725-1803)、柴田鸠翁(1783-1839)等’石门心学,系统之学者墓与浅见細斎同样是《家礼》式尖头形墓,此事说明了《文公家礼》的影响不仅仅只限于朱子学系统的儒者而已”。
  [2]下川玲子①:《朱子学思想与西洋思想的邂逅——基督徒及中江兆民》②
  此文探讨朱子学“理”的思想,文中指出此与西洋基督教的自然法则思想有一定的类似性,因此当明治时期日本在接受西洋思想之际,朱子学“理”的概念使自然法则思想得以圆滑地传入日本。关于文献资料的使用,第一章讨论了日本战国时期向耶稣会教士学习基督教的巴鼻庵(FucanFabian,1565-1621)③,及他论述儒教和基督教不同宇宙观所撰述的《妙贞问答》;第二章则使用了明治时期西洋思想引介者中江兆民(1847-1901)的著作。
  第一章分析了巴鼻庵的《妙贞问答》,并指出巴鼻庵认为,“发现人类内在之性(=理)及存在自然界之天道(=理)具一贯性的朱子学思想,与主张神的意志贯彻于世界的基督教自然法则思想存在着共同点”。
  第二章“中江兆民的儒教思想与西洋近代政治思想(原题:中江兆民における儒教思想と西洋近代政治思想)”指出,中江兆民向日本介绍了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的天赋人权论,并进而有效地使用朱子学之“天命之性”的概念。
  由上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朱子学之“理”的浸透,使得日本对于西洋近代权力思想的接纳变得容易。
  [3]武田祐树④:《林罗山的排耶论再考》⑤
  论文探讨林罗山(1583-1657)的天主教批判,根据《林罗山先生文集》⑥与写本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探究,指出其批判内容具」贯性。堀勇雄在《林罗山》(吉川弘文馆,1964年)中指出,林罗山以庆长十九年(1614)江湖幕府发起的基督教禁令为契机,展开了基督教批判。论文以此书为前提,继而指出林罗山对于基督教的批判态势乃在禁教令的前后,其批判皆具一贯性。
  首先,迄今为止关于林罗山的基督教批判,以《藤原惺窝林罗山》(岩波书店《日本思想史大系》,1975年)所收录的《排耶稣》为根据之论述甚多。本论文指出,在《林罗山先生文集》中,存在包含基督教批判的零星文章,从撰述年代来考量,可得知林罗山几乎在其整个生涯中都在批判基督教。
  林罗山阅读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天主实义》(1604年刊)一事广为人知,论文指出,从当时书籍流通状况来推测,如果说是庆长十六年(1611)与巴鼻庵(FucanFabian,1565-1621)发生论争时所阅读的,难以令人信服,他应是在与巴鼻庵的论争之后,撰著《排耶稣》庆长年间(1615)之前阅读了《天主实义》。
  论文结论认为林罗山将基督教视为儒教、佛教、老庄思想、阳明学的剽窃物,这点是具有一贯性的,而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也并非是因幕府发出禁教令而起。文中也指出,林罗山将基督教看作中国思想剽窃物的背景,并不一定仅是出于时代性的制约,而是与《天主实义》中的基督教用语是基于传统汉语表现的翻译有所关联(如“天主”之语为一代表例);同时信奉基督教的一方为了传教,则是强调基督教与中国思想的类似性,因此也与这样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武田氏如此点出了此事的复杂性。
  过去的研究已有“林罗山对于基督教采取的姿态,乃因此教具有动摇社会秩序的危险思想而产生”的结论,并指出其缺乏思想上的关注。然而,通过本文研究所展现出来的林罗山对基督教采取的姿态,就如作者所指出,林罗山不一定对西洋思想缺乏理解及关注,而是在时代性的制约中,以自身的方式试图深化对基督教的理解。
  论文还指出,从林罗山的论述中,随处可见受《六书统》《四书蒙引》等汉文典籍的影响,这对吾人在想象江户儒者的思索场域之际多有启发性。
  三、译著、影印
  [1]吾妻重二编:《家礼文献集成 日本篇 九》(关西大学出版部,2021年)
  这是日本江户时期《文公家礼》相关文献影印系列的第九册。本书影印了山崎闇斋《文会笔录》中关于家礼的部分,浅见絅斎《家礼师说》《丧祭小记》《通祭丧葬小记》及《浅见先生祠堂考》《家礼纪闻》《丧祭略记》。《家礼师说》(写本)中附有全文翻刻。另外,也附上吾妻所作的解说。
  总述
  2021年的日本朱子学研究,如同下川氏与武田氏皆探讨了基督教文献翻译受朱子学语汇影响甚大之论述一般,讨论基督教与近代思想关联的研究颇多。下川氏指出,朱子学对于近代思想的接纳产生了作用,具有作为接纳近代思想之容器的意义。另一方面武田氏指出,作为对于伴随翻译而来的思想国际化之抵制,林罗山身处其中的基督教批判意义。光是用单纯的对立、融合无法完全说明朱子学与基督教的互动模式,看来这部分很可能成为今后被广为研究的对象。此外,因吾妻重二富于精力的研究,使得《文公家礼》在日本的接纳情况逐渐明朗,其基础资料的影印仍在持续。今后根据这些资料所产生的关于社会及民众受到什么样影响的这类发展性研究,则令人期待。
  (作者单位:日本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朱子学年鉴.2021》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9部分: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收录《融突和合论——中国哲学元理》《明清朱子学将是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2021年度中国台湾朱子学研究成果简介》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俊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