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纲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534
颗粒名称: 通鉴纲目
分类号: B244.71
页数: 2
页码: 1997-1998
摘要: 本文讨论了编写《通鉴》纲目的问题,包括持敬、克己、正统等概念的解释和分析。作者指出纲目应以正统为主导,同时还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的书写方式和标注、年号的处理。
关键词: 通鉴 编纲 持敬

内容

说编通鉴纲目,尚未成文字。因言:“伯恭大事记忒藏头亢脑,如抟谜相以。又,解题之类亦大多。”
  问:“‘正统’之说,自三代以下,如汉唐亦未纯乎正统,乃变中之正者;如秦西晋隋,则统而不正者;如蜀东晋,则正而不统者。”曰:“何必恁地论!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其有正不正,又是随他做,如何恁地论!有始不得正统,而后方得者,是正统之始;有始得正统,而后不得者,是正统之余。如秦初犹未得正统,及始皇并天下,方始得正统。晋初亦未得正统,自泰康以后,方始得正统。隋初亦未得正统,自灭陈后,方得正统。如本朝至太宗并了太原,方是得正统。又有无统时:如三国南北五代,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义刚录作:“此时便是无统。”某尝作通鉴纲目,有‘无统’之说。此书今未及修,后之君子必有取焉。温公只要编年号相续,此等处,须把一个书‘帝’、书‘崩’,而余书‘主’、书‘殂’。既不是他臣子,又不是他史官,只如旁人立看一般,何故作此尊奉之态?此等处,合只书甲子,而附注年号于其下,如魏黄初几年,蜀章武几年,吴青龙几年之类,方为是。”又问:“南轩谓汉后当以蜀汉年号继之,此说如何?”曰:“如此亦得。他亦以蜀汉是正统之余,如东晋,亦是正统之余也。”问:“东周如何?”曰:“必竟周是天子。”问:“唐后来多藩镇割据,义刚录云:“唐末天子不能有其土地,亦可谓正统之余否?”则如何?”曰:“唐之天下甚阔,所不服者,只河北数镇之地而已。”义刚录云:“安得谓不能有其土地!”淳。义刚同。
  温公通鉴以魏为主,故书“蜀丞相亮寇”何地,从魏志也,其理都错。某所作纲目以蜀为主。后刘聪石勒诸人,皆晋之故臣,故东晋以君临之。至宋后魏诸国,则两朝平书之,不主一边。年号只书甲子。
  问纲目主意。曰:“主在正统。”问:“何以主在正统?”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推此意,修正处极多。若成书,当亦不下通鉴许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则须焚之。”大雅。
  问:“宋齐梁陈正统如何书?”曰:“自古亦有无统时。如周亡之后,秦未帝之前,自是无所统属底道理。南北亦只是并书。”又问:“东晋如何书?”曰:“宋齐如何比得东晋!”又问:“三国如何书?”曰:“以蜀为正。蜀亡之后,无多年便是西晋。中国亦权以魏为正。”又问:“后唐亦可以继唐否?”曰:“如何继得!”赐。
  纲目于无正统处,并书之,不相主客。通鉴于无统处,须立一个为主。某又参取史法之善者:如权臣擅命,多书以某人为某王某公。范晔却书“曹操自立为‘魏公’”。纲目亦用此例。方子。
  问:“武后擅唐,则可书云:‘帝在房陵。’吕氏在汉,所谓‘少帝’者,又非惠帝子,则宜何书?”曰:“彼谓‘非惠帝子’者,乃汉之大臣不欲当弑逆之名耳。既云‘后宫美人子’,则是明其非正嫡元子耳。”大雅。
  或问武后之祸。曰“前辈云,当废武后所出,别立太宗子孙。”曰:“此论固善。但当时宗室为武后杀尽,存者皆愚暗,岂可恃?”因说:“通鉴提纲例:凡逆臣之死,皆书曰‘死’。至狄仁杰,则甚疑之。李氏之复,虽出仁杰,然毕竟是死于周之大臣。不奈何,也教相随入死例,书云:某年月日狄仁杰死也。”大雅。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第七册

《朱子语类第七册》

本文讲述了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至第一百二十包括张子之书、邵子之书、程子门人、总论、吕与叔、谢显道、杨中立、游定夫、侯希圣、尹彦明、张思叔、郭立之子和等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