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仲尼不为已甚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943
颗粒名称:
仲尼不为已甚章
分类号:
B244.71
页数:
2
页码:
1004-100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讨论。文章从孟子的观点出发,强调圣人的行为应当本分,不加毫末;在称赞和批评他人时,也要避免过度夸大或贬低。文章还提到了上龟山所写的话,以及关于圣人清和的气质和过失的讨论。作者回答了一些提问,解释了对圣人的称赞和对伊尹、伯夷、惠子等人的评价。总的来说,本文围绕圣人的思想和行为展开讨论,讨论了本分、清和、正直等概念,并对不同人物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朱熹
仲尼
孟子
内容
“仲尼不为已甚”,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如人合吃八棒,只打八棒;不可说这人可恶,更添一棒。称人之善,不可有心于溢美;称人之恶,不可溢恶,皆不为已甚之事也。或上龟山书云:“徐行后长,得尧舜之道;不为已甚,知仲尼之心。”龟山读之甚喜,盖龟山平日喜说此两句也。僩。
问:“‘仲尼不为已甚’,此言本分之外无所增加尔。”曰“已训太。”又问:“‘非其君不仕,非其民不使’;‘治亦进,乱亦进,不羞污君,不辞小官’,气象可谓已甚矣,而目之曰圣人之清、和,似颇难会。”顷之,乃曰:“虽是圣,终有过当处。”又问:“伯夷‘不念旧恶,求仁得仁’,似是清中之和;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似亦是和中之清。”曰:“然。凡所谓圣者,以其浑然天理,无一毫私意。若所谓‘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者,皆不为也’,这便是圣人同处,便是无私意处。但只是气质有偏比之失,故终有不中节处。所以易说‘中正’,伊川谓:‘中重于正,正不必中也。’言中,则正已在其中。盖无正,则做中不出来;而单言正,则未必能中也。夷惠诸子,其正与夫子同,而夫子之中,则非诸子所及也。”又问:“夷惠皆言‘风’,而不以言伊尹,何哉?”曰:“或者以伊尹为得行其道,而夷惠不得施其志,故有此论。似不必然,亦偶然尔。”道夫曰:“以意揣之,窃恐伊尹胜似夷惠得些。”曰:“也是伊尹体用较全。”顷之。复曰:“夷惠高似伊尹,伊尹大似夷惠。”道夫。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第四册》
出版者:長江出版傳媒崇文書局
本书为包括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二至卷第六十六,内容为孟子二、公孙丑上之上、孟子三、公孙丑上之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仲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