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翚的《崇安圣传论》二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5151
颗粒名称: 刘子翚的《崇安圣传论》二卷
分类号: B244.6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刘子翚的《崇安圣传论》和《圣传论十首》在版本上有较大差异。世传本《横浦日新》为于恕所录,但作者标错。
关键词: 刘子翚 崇安圣传论 圣传论十首

内容

刘子翚(1101~1147年),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建州崇安人。顾廷龙先生认为,刘的著作“……《崇安圣传论》等著作仅赖此书(田按,指《诸儒鸣道集》)得以传世”④,其实此说法不确。四库本《屏山集》卷一中的《圣传论十首》(简称“屏山集本”),此即《崇安圣传论》也。二者相比,“鸣道本”为二卷,而“屏山集本”则仅为一卷,同时题目也稍有差别:“鸣道本”每章题目为“尧舜(一)、禹(仁)、汤(学)、文王(力)、周公(谦牧)、孔子(死生)、颜子(复)、曹子(孝)、子思(中)、孟子(自得)”,而“屏山集本”的目录仅为“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颜子、曹子、子思、孟子”。此外,在具体内容上,“鸣道本”与“屏山集本”⑤相比,也出入颇大。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崇安圣传论》为刘子翚的初稿,而《圣传论十首》则为修订稿(形成年代不晚于1147年)。这当中,《圣传论十首》有数篇文章的结尾被完全重写,而十篇的全文均经过较大的改动,兹将二者的详细比较附于书后,以便阅者查考。
  关于《屏山集》,胡宪和朱子都曾提到该书整理的过程:
  ……乃遽哭其丧,是年予盖六十有一而彦冲甫四十七……越十有三年,其嗣子玶始编次其遗文,凡得古赋、古律、诗、记、铭、章奏、议论二十卷,目曰《屏山集》……绍兴三十年六月朔,籍溪胡宪序。①
  《屏山先生文集》二十卷,先生嗣子玶所编次,已定,可缮写(《朱子全书》原文点断如此,当断为“编次已定,可缮写。”)。先生启手足时,玶年甚幼,以故平生遗文多所散逸。后十余年,始复访求,以补家书之缺,则皆传写失真,同异参错而不可读矣。于是反复雠订,又十余年,然后此二十卷者始克成书,无大讹谬。熹以门墙洒扫之旧,幸获与讨论焉。窃以为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萌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因书其故以告后之君子。乾道癸巳(1173年)七月庚戌门人朱熹谨书。②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载:“右正言何若言:自赵鼎唱为伊川之学,高亢之徒从而合之,乃有横渠《正蒙书》、《圣传十论》……”③据此可知,《圣传论十首》形成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之前。不过,《屏山集》初编于1160年,晚于刘去世十多年,定编于1173年,晚于刘去世近三十年。这颇能说明刘后继乏人的现实。
  此外,在“鸣道本”《崇安圣传论》中多次出现的“钦”字,在“屏山集本”中都被改为“敬”字,笔者怀疑这与避讳宋钦宗的庙号有关。若果真如此,则“鸣道本”的底本当完成于北宋,而“屏山集本”则完成修订于南宋初年。“鸣道本”《崇安圣传论》,也为我们判断《诸儒鸣道集》编者与刘子翚的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材料。《诸儒鸣道集》的编者之所以会选取《圣传论》早期流传的版本,而不选择“屏山集本”,这从侧面说明他们与刘子翚的关系比较疏远,也更不可能是刘的后学或是弟子。
  张九成的《横浦日新》二卷
  “鸣道本”《横浦日新》与世传本(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十三册,收录有《横浦日新》一卷本)略有差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录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的明吴惟明刻本,题为张九成的外甥于恕辑。我们则认为,一卷本所标的作者是错误的,于恕只是于淳熙元年(1174年)辑录了《横浦心传录》三卷,而明人则在刊刻该本时,误将《横浦日新》的作者标成了于恕。这是因为,于恕在其本人所作的《无垢先生横浦心传录序》中已经说明:“予学生郎晔,粗得数语,纂为所录,而士大夫已翕然传诵,信知舅氏一话一言为世所重如此”①云云,文中所指的“粗得数语,纂为所录”,显指《日新》,再结合《郡斋读书志附志》中的例证,于恕此处所指,必为《横浦日新》无疑。
  在具体文字上,“鸣道本”《横浦日新》与世传本完全相同。

附注

④《景印宋本〈诸儒鸣道〉弁言》,载《诸儒鸣道集》,第5页。 ⑤《屏山集》四库全书本,黄山书社出版的明刻本同。 ①刘子翚:《屏山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甫宋建炎至德祐,四库全书本。 ②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4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书屏山先生文集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数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4—3825页。 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绍兴十四年甲子》,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53页。 ①于恕:《无垢先生横浦心传录三卷横浦日新一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八十三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66页。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诸儒鸣道集》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诸儒鸣道集》原刻年代考、关于《诸儒鸣道集》编者身份的初步推测、《诸儒鸣道集》视野下的宋代儒学多元性研究、周敦颐与张载的道学话语构建、二程对道学话语的构建、谢良佐与杨时对道学话语的构建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