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377
颗粒名称: 一、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元璋是一位出身草根的皇帝,原籍句容,后迁至凤阳。他出生于贫民家庭,年幼丧父,家境贫困。少年时经历了元朝统治的腐败和社会的矛盾,生活困难,为了生存他做了乞丐。后来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并被选为领导人。经过多年的战斗,他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明太祖,实行了一系列重建国家的政策,但也进行了大规模清洗。1398年,朱元璋去世,享年71岁。
关键词: 朱元璋 草根 明朝

内容

一谈起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安徽凤阳人。其实严格说来,朱元璋的祖籍并非凤阳,而是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明朝皇族朱氏属于沛国郡这一大宗,但有史可考的最早发源地却只能追溯到金陵句容朱家巷。
  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可见,明朝皇族原本是金陵句容朱家巷通德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族,文化素质不高,对宗族的历史不很重视和了解,以至于连开创大明天下的太祖朱元璋本人也不清楚句容朱氏出自何方。传说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还曾一度想认圣人朱熹做祖先,后来有人劝阻他才作罢。
  其实,朱元璋虽不是朱熹的后代,但句容朱氏却的确与朱熹的紫阳朱氏有关系。据《丰城社山朱氏世考》记载,金陵句容朱氏的确源出朱熹所在的婺源茶院朱氏,与朱熹共祖茶院制置使朱瓌,并同祖婺源茶院第三世祖朱昭元。朱瓌的曾孙朱惟甫一支仍居婺源,朱熹即为他的第六世孙。朱惟甫之弟朱惟节,官任礼部员外郎,开始从徽州婺源徙居金陵句容北街巷,遂开句容朱氏一派。后句容北街巷朱氏族姓繁衍发展为当地大姓世族,以姓称呼所居地,改北街巷为朱家巷。因此作为明皇族前身的江苏句容朱家巷朱氏,与朱熹同属婺源朱氏一宗,也就难怪朱元璋当年冒认朱熹为祖了,他可能依据族中的某些传说,并不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臆断。
  朱元璋(1328—1398年),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民家庭。少年时正值元末统治腐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朱元璋全家八口有六人先后饿死、病死。为了生存,17岁的朱元璋只好出家为僧,不久后,又离开家乡到处流浪做了乞丐。
  此后红巾军起义爆发,在1352年,他参加了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并正式改名为朱元璋。由于他机智勇敢,被郭子兴招为女婿,成为义军中的重要人物。1355年,郭子兴和其子郭天叙相继病逝,28岁的朱元璋被推举为义军首领。三年后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今南京),他采纳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带领常遇春、胡大海、汤和、徐达等转战南北、西征东讨,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六年征战,朱元璋终于在1368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定都应天府(今南京),随即灭元,一统天下。
  朱元璋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并且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之风,于是元代后期以来急剧动荡的社会逐渐趋于稳定。他始终不放心那些跟自己打江山的功臣,就罗织各种借口对他们大加杀戮,制造了许多狱案,全国先后有七八万人被杀。朱元璋在位31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病卒,享年71岁,史称明太祖。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