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忠心主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299
颗粒名称:
一、忠心主战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绍兴八年,朱松对主战派被罢免感到忧愤,赵构、秦桧接受金国的投降条件引发朝野抗议浪潮。朱松与胡珵、张扩等人一同上奏反对向金称臣,但最终论和成为事实,朱松被贬谪到饶州。这段历史激发了朱熹的爱国情怀,并深刻影响了他的后来学业和思想发展。
关键词:
忠心主战
赵构
秦桧
内容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南宋朝廷罢免主战派领袖张浚,正式定都临安,形成苟安东南半壁的局面。这一幕在朱熹心中留下深深的创痛,以至到了垂暮之年提起这件事还忧愤交加。五月,金国对南宋展开诱降,派遣乌陵思谋携“国书”到临安进行秘密和议。其主要内容是金国同意送还赵佶棺木,放回赵构生母韦氏,并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南宋,但先决条件是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赵构取消帝号和大宋国号,只做金国的藩属。对于如此丧权辱国的“议和”,赵构、秦桧竟然全盘接受。“国书”到达临安时,胡寅与秦桧在朝堂上激烈争论。赵构、秦桧的无耻求和在朝野内外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主战派纷纷上疏抗争,尤其是枢密院编修胡铨最为铁骨铮铮,他直接上书请求立斩秦桧、孙近、王伦等三人之头,这消息一时在民间争相传颂。
十二月二十一日,朱松又同胡珵、张扩等人联名上奏,言辞非常激烈,强烈反对向金称臣,堪称宋南渡以来最慷慨激昂、酣畅淋漓的一道奏章,再次在朝野引起巨大震动。这道奏章由胡珵起草,内容主要是朱松的建议。当时父辈们在一起草拟奏章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朱熹,激发了其浓浓的爱国情怀。奏章虽然是民心所向,但赵构和秦桧“乞和”之心已决,十二月二十八日,秦桧亲往左仆射馆,以屈膝跪拜礼接受了金国诏书。绍兴九年(1139年)元旦,赵构诏告全国,宣布议和“成功”,这一年正是宋朝开国180年。
朱熹晚年回忆起这一幕时依然十分痛苦地说:“记得我10岁的时候,父亲感慨地对我说:‘宋太祖开国建立大宋王朝,迄今已经有180年了!’父亲说完这句话,一直在叹气。父亲这番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可是又一个甲子过去了,我却身体有病,沦落到如此地步,根本无法尽一个臣子的责任啊!”朱熹深情地怀念父亲,铭记父亲的教诲,可见当时父亲内心的痛苦是如何强烈地震撼了朱熹幼小的心灵,成为朱熹心中永远的痛。
绍兴和议“成功”,主和派气焰更加嚣张,主战派朱松随即遭到排斥贬谪。绍兴十年(1140年)三月十五日,秦桧以“怀异自贤,阳为辞逊”的“莫须有”罪名将朱松的京官罢免,改任饶州知州。朱松感到回天无力,大势已去,便愤然辞官,于四月同好友范如圭悄然南归,带着朱熹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浚
相关人物
赵构
相关人物
秦桧
相关人物
胡珵
相关人物
张扩
相关人物
朱松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范如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