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苏轼与朱熹》 图书 |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4241 |
| 颗粒名称: | 两种觉悟和解脱方式 |
| 分类号: | B244.75 |
| 页数: | 14 |
| 页码: | 45-58 |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中国古代士人由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现实的不符合而感到痛苦。他们的才学和思想在政治中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被排斥。政治运作不同于诗和书斋中的玄想,需要谋略和强硬心态。这与文人和儒者的理想不相符,所以他们很难成为大政治家。在专制政体下,不懂政治权术的士人很容易陷入悲剧命运。士人的生计依赖于做官,但苏轼不愿做政客,也不想完全脱离仕途而退隐山林。他保持独立的个性意识,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并追求心理平衡和快乐。士人虽然知道生于忧患,死于逸乐,但在逆境中也会寻求自我解脱的办法。苏轼在谪贬期间,通过研究佛、道的思想探寻心灵和人生的真谛,并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将生活艺术化。 |
| 关键词: | 觉悟 解脱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