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敬涵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一百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413
颗粒名称: 主敬涵养
分类号: B244.71
页数: 4
页码: 24-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的“主敬涵养”思想是他整个哲学思想中的核心,也是他对个体修养方法的最高诠释。在这个修养方法中,“敬”字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包括收敛内心、做到“主一”、做到“敬畏”和外表容貌的整齐严肃等方面。这些要求都是要求修养者始终保持警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关键词: 朱子语录 主敬涵养

内容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朱子语类》卷一一三)
  学者应该以敬持守自己的内心,不可急于求成,(就像种子一样)要培育深厚。(经常)涵养优游于其中,这样以后自身就可以深得其奥妙。
  通过修养,以达到圣人境界是宋明理学家的最高追求,理学家一般都很注重个体的修养方法。朱子所倡导的修养方法就是以“主敬涵养”为宗旨的修养方式。什么是“主敬涵养”呢?朱子对此作过这样的解释:“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今且要收敛此心,常提撕省察。且如坐间说时事,逐人说几件,若只管说,有甚是处?便截断了,提撕此心,令在此。凡遇事应物皆然。”(《朱子语类》卷一一三)这段话大意就是说,作为涵养的修炼者,就是要以敬持守自己的内心,不可操之过急,要深厚自己的德性修养,并不断修炼,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有所心得。具体来说就是要收敛自己的内心,时时提醒省察自己的内心。
  纵观朱子的“主敬涵养”论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朱子特别着重突出一个“敬”字,可以说,以“主敬”为根本,这是朱子修养论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灵魂,以“敬”为核心贯穿了朱子修养论方法的整个内容。那么,朱子所倡导的“主敬涵养”之“敬”字有什么深刻内涵呢?朱子对“敬”有许多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一般来说,朱子所阐述的“敬”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敬就是要收敛内心。也就是说,要做到“敬”,首先要使自己的内心收敛而不散漫。所以当学生问老师,主“敬”应该如何做时,朱子回答说:“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失便是。今人精神自不曾定,读书安得精专!凡看山看水,风惊草动,此心便自走失,视听便自眩惑,此何以为学?诸公切宜勉此。”(《朱子语类》卷一一八)这就是说,(主敬)就是要收敛自己的内心,使之不随物放逐,不要心猿意马。如果精神不集中、不安定,读书学习如何能精纯、专一呢?比如观山望水,一有风惊草动,精神就走失,意念不集中,所见与所听就会感到迷惑,这样又何以能为学呢?
  第二,敬就是要做到“主一”。所谓“主一”,意思就是说,内心要做到专一、纯一,做到“主一无适,心无旁骛”。当学生问如何做到“主一无适”时,朱子回答说:“于无事之时这心却只是主一,到遇事之时也是如此。且如这事当治不治,当为不为,便不是主一了。若主一时,坐则心坐,行则心行,身在这里,心亦在这里。若不能主一,如何做得工夫?”(《朱子语类》卷一一九)你看,朱子说得多精彩,所谓“主一”,就是要“坐则心坐,行则心行,身在这里,心亦在这里”,也就是说,意念要随心而行,无论什么时候,身心一致,身心不分离,这便是“主一”的最高境界了。
  第三,敬就是要做到“敬畏”。朱子以“畏”来解释“敬”,可谓是他的特色。朱子说:“敬非是块然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而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气象自别。存得此心,乃可以为学。”(《朱子语类》卷一二)朱子说,“敬”并不是说呆坐在那里,无所思虑,无所见闻,就叫做“敬”。“敬”就是要使自己的内心有所畏谨,使(心)不敢走作。如此这样才能使身心收敛,使内心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总之,也就是要时常保持一种警觉状态,这才是“敬畏”的深刻含义。
  第四,敬还要做到容貌的整齐严肃。朱子认为,敬之内涵不仅包括人的内心要做到上述几方面要求,同时,也表现在人的外在容貌举止之上。因而“敬”还要做到外表、行为的整齐严肃。朱子曰:“‘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朱子语类》卷一二)朱子认为外表容貌要端正,行为举止要合乎规范与礼数,长期保持这种严肃、整齐的要求,长此以往,必然会深刻影响人的内在修行。
  这些都是朱子阐述“主敬涵养”的修养方式的要求,由此显示了理学家修养方法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个性。

知识出处

朱子一百句

《朱子一百句》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本书从朱熹的语录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朱子一百句》,与其他几本恐怕有一点不一样,它的任务更重的是放在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朱子,一个活生生的朱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