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朱熹栽杉成树王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新探索》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103
颗粒名称: 【三三】 朱熹栽杉成树王¹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38-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南宋时期回婺源扫墓时,曾栽下十九棵杉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南群山环抱的官坑村。这些杉树已有八百余岁,仍保存了十六棵。朱熹祖母的坟墓也位于此处。这些杉树参天而立,直刺蓝天,最高的达三十八点五米,最粗的胸围达三米以上。
关键词: 朱熹 杉树 婺源县

内容

在江西省婺源县西南群山环抱的官坑村,现在还有朱熹栽的一群杉树,树龄已达八百余岁。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字仲晦,江西婺源人,迁寓福建建阳,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南宋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春。朱熹第二次回婺源扫墓,曾在祖母墓周围栽下了十九棵杉树。传说为了保护这群杉树,村后的文公山上曾建兵营,驻兵守护,当年的积庆亭就是驻地。这群杉树历经八百载沧桑,至今仍然保存了十六棵。
  沿着逶迤向上的青石板路拾级登山,山峰越来越高,山势越来越陡,古树越来越大。在浓荫蔽日的山坳里,有一座古墓,那就是朱熹祖母的坟,如今墓穴尚存。以坟墓为中心,十六棵棕红色皮的杉树参天而立,直刺蓝天。三个大人刚刚抱过树身。在这十六棵树中,最高的达三十八点五米,最粗的胸围达到三米以上。一号树光树干材积达十一点九立方米。“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偷砍了一棵。做了一栋屋,后被罚款五百元。朱熹祖母墓挖出的古瓷考证,也说明这群杉树和这座古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这群杉树,属灰枝杉,虽然树龄有八百多年,但仍然郁郁葱葱,长势旺盛。一九七六年,从这些树上采下的杉树籽,曾育出了杉树苗,说明它们仍然有繁殖能力。据有关方面的专家说:如按单株而论,这里杉木材积并不是江南第一,贵州等地有比这更大的,如果按一群计算,这在江南却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江南独一无二的杉王群。
  现在,朱熹栽的这群杉树王,已经引起省、地、县有关部门的关注,婺源县已把护林亭修葺一新,并派专人管理,将其列为珍贵树种、文物进行保护。

附注

1 王煜博士从香港《大公报》某年月日副刊剪出寄来,亦朱子遗迹之一端也。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朱子新探索》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行状、朱子自述、朱子自称、沈郎、刘屏山命字元晦祝词、朱子世系之命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关伟炎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婺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