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泉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712
颗粒名称: 艮泉井
其他题名: 重点讲解朱子廉政思想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4
页码: 119-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南宋淳熙二年到建瓯讲学,并在当地创建了艮泉井。艮泉井附近有凤山、白鹤山,是当地的地理形胜。朱子在《艮泉》中描述了井附近的地理形胜,并以此比喻人事之理,强调为官者应当廉如清泉,美化风俗,才是建安百姓的福气。朱子在建瓯生活了四年,对当地的地理和风俗了然于心。他在艮泉井附近建立了博士府和朱文公祠,后来这里成为了建瓯的文化名胜。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艮泉井

内容

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子受邀到县学(后人在此建造了建安书院)讲学。正好这时候,建宁知府韩元吉引水入城灌溉洗涤,又建玉仙池供人游玩。朱子感慨——在紫霞洲(今城区磨房前一带)凿了一口井,取名“艮泉”,因井出自朱子之手,又称“朱子井”。传说,井下有石板,上刻八卦,又称“八卦井”。艮泉井有碑有亭,位于建瓯城区磨房前的博士府斜对面原福利院门外。1995年经建瓯市人民政府批准,艮泉井列为建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朱子凿艮泉井之后,作《艮泉》既描述艮泉的地理,又以物喻人事之理:“凤之阳,鹤之麓,有屼而状。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为建民之福。”
  从《艮泉》可以看出,生活在建瓯前后四年的朱子,除了会讲建瓯方言外,对当地的地理也了然于心。铭文前几句“凤之阳,鹤之麓,有屼而状”描写的是艮泉井附近的地理形胜:“屼”的意思是高秃,“凤”“鹤”指附近的凤山、白鹤山,说明艮泉井在凤、鹤二山之麓。“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讲的是凤、鹤二山起伏绵延,低洼处有堂厝,还有蔬圃,清泉丰沛涌流。环绕亭榭,润泽山谷之物的同时,还足够百姓取用,可见艮泉井的水源是从东北方向的山岭流下来的山泉。“清于官,美于俗,为建民之福”,以物之理喻人事之理。为官者应当廉如清泉,美化风俗,才是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百姓的福气。
  朱子以客观之物为研究对象,观物的目的是为了俯察人事之理。朱子用“艮”字取名,深具哲理。“艮”是《易经》中八卦之一,代表山。《彖》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止也。”在这里,“艮”字的意思是仰止。告诫人们当止则止,当行则行,动静有常,道理就光明灿烂。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艮”为山,有厚实之象。对山来说是积土之厚,对人来说则是言行厚道。如何做到当止则止,当行则行,用《大学》的说法就是“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理学家说是不偏不倚,朱子则说是恰到好处,即“中道”。
  朱子作《艮泉》的意义有二:一是顺势而为。从自然地理方面说,凤山、白鹤山及山水都是客观存在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作为必须根据客观物理的“规定”进行。山坳有堂、有菜圃,水绕亭榭、滋润山谷万物,以及朱子凿井的行为都是人们根据自然地理作出的选择,意在强调人事要适应自然之理,不是自然之道适应人类。人类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自然“止于至善”的表现。二是以廉率民。从人事方面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是,古人说的“造福”于民并不是单纯说物质,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品德。理学家说的物包括事物,理学家说的“物之理”包括事物的道理。朱子作《艮泉》意在以物之理说人事之理。他讲山、讲水、讲厝堂、讲山谷之物,最后落在为官之道上。他以水喻廉:一口井带给建安百姓的福气有限,重要的是为官要像井泉之水,做出清廉的表率。只有像罗从彦讲的“士人有廉耻”,才会形成一方风俗,这才是建安百姓真正的福气,百姓的福气体现官与民“止于至善”。
  建瓯是朱子父子生活过的地方,又因为朱子在这里凿了井,所以后来朱子长房嫡孙住在建瓯,并在艮泉井附近建起了博士府和朱文公祠。
  小资料
  画卦洲
  “千年建州,理学名城”是人们对建瓯的称誉。建瓯是朱子童年成长地,也是朱子的过化地。南宋绍兴十年(1140),朱子十一岁时随父亲朱松定居建安城南溪山(址在建瓯市水南原袜厂),创建环溪精舍(后称环溪书院)作为起居、讲学之所。传说,朱子经常和小朋友在附近的沙滩玩耍,还在沙滩上画八卦,所以那片沙滩也叫画卦洲,后人还在那里建画卦亭,并刻“朱文公坐沙画卦处”碑碣纪念朱子。近年,建瓯刻石立亭恢复了这一旧观。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