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禁溺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706
颗粒名称: 劝禁溺婴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07-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经济使得百姓依赖自然气候,一旦遇到灾荒便难以生存,因此有些家庭不得不将养不起的孩子溺死。李侗厌恶这种行为,并尽力帮助贫困家庭,同时上门劝诫,还号召当地乡绅与官员参与行动,最终使得当地的溺婴恶俗得到遏止。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立举子仓,帮助困难家庭养育子女。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女婴

内容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人们需要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温饱才能得到保证,而一旦遇到旱涝虫等灾荒,百姓便无法生存,饿死、冻死的情况时常发生。那些贫寒家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将养不起的孩子,特别是女婴溺死。
  宋代福建的建州、南剑州等地普遍存在着溺婴的陋习。李侗对此非常厌恶,他认为这是一种泯没天理、丧尽天良的行为。但他不是官员,没有颁行法规的权力,于是他一边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贫困家庭,一边上门劝诫。而且,他还号召鼓动当地有钱有势的乡绅与官员一起参与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延平樟岚的溺婴恶俗得到了遏止。当时,李侗还向州县陈情,但却没有得到立刻回复。李侗逝世40多年后,宋宁宗嘉泰年间,朝廷在各地设立举子仓,通过国家与民间的共同出资,帮助养不起子女的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