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688
颗粒名称: 庆云楼
其他题名: 重点讲解朱子书法作品和著述成果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庆云楼是一座具有吉祥、喜气、祥瑞意义的楼阁,内有朱子的书法和自画像。展馆中的《城南唱和诗卷》是朱子为唱和张栻城南书院的20首诗而作,是朱子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庆云楼的三楼为藏书阁,朱子一生著作很多,其中《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及建阳弟子蔡沈《书经集传》都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在庆元党禁期间,朱子不仅坚持讲学,而且继续著书,包括《礼书》、 《韩文考异》、《书经集传》、《楚辞集注》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庆云楼

内容

庆云,是吉祥、喜气、祥瑞的意思。此楼较高,可以观远景,接云气,所以称庆云楼。因此,楼内的另一匾题为“海阔天空”。而门联正是观景的感悟:“凭槛瞰溪流,一派波光摇学海;游眸迎野趣,四周山色拥贤关。”意思为:倚着栏杆,看到水色摇曳,仿佛是学术之海的粼粼波光;放眼野望,看到山色凝翠,仿佛是贤士聚集的不凡秀色。朱子的书法极负盛名,也擅长绘画,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庆云楼底楼展示了朱子的书法和自画像,楼上则为藏书阁。
  1.《城南唱和诗卷》
  展馆正中的玻璃展柜摆放的是《城南唱和诗卷》墨迹,为原件放大影印本。原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手卷31.5厘米×275.5厘米,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钤白文“朱熹之印”。此诗卷是朱子为唱和张栻城南书院的20首诗而作。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张浚之子,宋代著名学者、岳麓书院山长。南宋广汉(今四川省广汉市)人,后迁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建城南书院。城南有风景20处,所以题诗20首。朱子的这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韵度润逸,苍逸可喜,是朱子书法的代表作之一,为传世佳作。
  2.朱子在考亭的著述
  庆云楼的三楼为藏书阁。
  朱子一生著作很多,其中《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及建阳弟子蔡沈《书经集传》都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科考的“四书五经”九部标准用书中建阳籍作者占了七部,影响中国古代科考七百多年的历史。
  朱子生前,在考亭书院完成的主要著作有《孟子要略》《仪礼经传通解》《韩文考异》《资治通鉴纲目》《周易参同契考异》《太极通书解》《诗集传》《易学启蒙》《楚辞集注》和《楚辞辩证》等。朱子逝世后,考亭书院的弟子继续进行着朱子未完成的经书传注工作。蔡沈经过十年的努力将朱子未完成的《尚书》传注稿,撰写成《书经集传》。朱子对《礼书》的传注也只完成了三十七卷,其余部分由黄榦、杨复等完成,是为《仪礼经传通解》。
  小资料
  “庆元党禁”时的讲学与著述
  “庆元党禁”兴起以后,朱子的处境日益困难。有人劝他散了学徒,闭户省事,以求避祸。他回答说:“祸福之来,命也。”因此,直到他逝世之前,一直没有停止讲学。这时,有些学生顶不住压力,或另投老师,再不入师门;或为了避嫌,抛弃朱子修身教诲,放浪形骸。但仍有不少学生坚守在朱子的身边,甚至还有新来求学的弟子。在学禁期间,朱子不仅坚持讲学,而且继续著书。庆元二年(1196)开始修《礼书》、著《韩文考异》、集《书经集传》、著《楚辞集注》等。庆元六年(1200)入春以后,朱子病势日趋严重,但他仍继续讲学,修改旧著,直到临终前还在修订《大学》。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