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父亲遗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669
颗粒名称: 1.完成父亲遗愿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1140年时,父亲朱松因反对秦桧和议被排挤而离开临安,迁居建瓯。此后,朱松常常带着朱子与诗社的诗人一起吟咏唱和。1191年,朱子辞任漳州知州,第二年迁居考亭。在考亭的房屋建好后,朱子在居室门上题联“佩韦遵考训”,表示遵从父亲的训诫。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朱松

内容

绍兴十年(1140),朱子十一岁,父亲朱松因反对秦桧和议被排挤而离开临安,迁居建瓯。那时,建阳考亭村有个“盖竹诗社”,朱松带着朱子到建阳走亲访友时,便会与诗社的诗人们一起吟咏唱和,文风蔚然。朱松对朱子说:“考亭溪山清邃,他年可以卜居。”
  绍熙二年(1191),六十二岁的朱子辞任漳州知州,第二年迁居考亭。考亭的房屋建好后,朱子在居室门上题联,上联便是“佩韦遵考训”,即遵从父亲的训诫。“韦”指熟牛皮,质地柔软,古代性急的人常常“佩韦”以警示自己。朱松说自己会“卞急害道”,即心急妨害修道,所以以“佩韦”的典故自号“韦斋”;“考”,对去世父亲的称呼,“考训”就是先父的遗训。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松
相关人物
秦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