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荣”牌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666
颗粒名称: “恩荣”牌坊
其他题名: 重点讲解牌坊文化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考亭书院是朱子晚年居住、讲学和终老之地,也是他亲手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在这里,朱子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形成了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考亭学派,被认为是理学正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牌坊是考亭书院的标志,建于明嘉靖十年,由御史蒋诏与巡建宁道佥事张俭所立,上面有“考亭书院”匾和“恩荣”额。牌坊的门楼上装饰有鸱吻,柱枋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如双狮戏球、麒麟、仙鹤、长龙、飞凤以及仙居道士等。
关键词: 南平市 朱子 “恩荣”牌坊

内容

考亭书院牌坊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距今已近500年历史,是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蒋诏与巡建宁道佥事张俭所立。牌坊高约10米,宽8.6米,结构为四柱三间,匾为“考亭书院”,额为“恩荣”。牌坊的门楼上装饰有鸱吻,柱枋上雕刻着双狮戏球、麒麟、仙鹤、长龙、飞凤以及仙居道士等图案。2017年书院重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230亩,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1983年考亭书院石牌坊列为建阳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8月公布为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明代的御史官员是研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参加科考而进入仕途的,到建阳巡视时,他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到考亭拜谒朱子,嘱咐当地官员加强对考亭书院的保护和修缮,甚至会向朝廷呼吁,筹措资金建造牌坊,扩建书院。
  牌坊古建筑颇有内涵,额为竖式,匾为横式。规制由高到低依次为:御制、恩荣、圣旨、敕建。最高级别的为“御制”,皇帝为之建造的即为御制;其次为“恩荣”,皇帝对有功臣民或有显著事迹主动提出建立牌坊嘉奖的则为“恩荣”;再次为“圣旨”,即皇帝以书面圣旨批准建的牌坊;最后一类是“敕建”,指皇帝口头批准建设。考亭书院牌匾为“恩荣”,是皇帝主动提出建立牌坊以示褒奖,属于第二层次的奖励。
  小资料
  明代御史官员修扩建考亭书院的记录
  正德十一年(1516),侍御史胡文靖建造两座牌坊:“景星庆云”和“泰山乔岳”坊。
  正德十三年(1518),侍御史程昌、王应鹏在燕居堂的右侧建造朱子祠。
  嘉靖六年(1527),御史简霄在明伦堂后增建庆云楼。
  嘉靖十年(1531),御史蒋诏建造考亭书院“恩荣”牌坊。
  万历十四年(1586),御史杨四知修葺祠堂,重新饰像。
  万历二十六年(1598),都御史金学增重修考亭书院,为大门题匾——“儒学大成”。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朱子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书稿选取了朱子文化在南平市建阳区、延平区与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存进行讲解,将朱子生平、朱子理学思想、朱子对孔孟以来思想的集大成、朱子对儒家道统的庚续、朱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时代价值、朱子门人弟子及朱子理学在海内外传播等内容结合新时代精神融入其中。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