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公私观的一种政治史考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412
颗粒名称: 朱子学公私观的一种政治史考察
其他题名: 以“霅川事变”为线索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以南宋理宗朝发生的“霅川事变”为线索,探讨在朱子学公私观出现之后,两种公私观(传统公私观与朱子学公私观)在政治史中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以及不同的政治集团是如何运用儒学的观念来达成各自目的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 南宋理宗朝 霅川事变 朱子学

内容

以南宋理宗朝发生的“霅川事变”为线索,探讨在朱子学公私观出现之后,两种公私观(传统公私观与朱子学公私观)在政治史中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以及不同的政治集团是如何运用儒学的观念来达成各自目的的动态过程。在传统公私观框架下,君主是“公家=天下”之家主,就必须尽可能抑制对于“私家=内”的关注,而始终以“公=天下”为优先考虑事项。“公之领域的优先性”在此作为客观之原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君主主观意志的不确定性。而真德秀继承了朱熹的公私观,认为君主之“爱亲敬长”之私德能通过“身→家→国→天下”之同心圆的无限扩大直接影响到“天下”。在此,传统公私观的“内”与“外”的分界线完全崩溃,“内”与“外”的原则上的区分(“私恩”对“公义”)也完全退居次位。由于父子之血缘关系和君臣之政治关系同时都属于“天理之公”,那么就无法从原则上确定以何者为优先,而都必须由君主的当下之道德判断“权”来决定,这也正是朱子学为何要反复强调君主必须是圣人的原因所在。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学年鉴.2016》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年鉴内容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晓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