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纪念馆、豸山书院与游酢陵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175
颗粒名称:
纪念馆、豸山书院与游酢陵园
分类号:
TU251.3
页数:
3
页码:
94-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修建游酢文化纪念馆、豸山书院和游酢陵等场所,人们缅怀先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游酢的思想和贡献在历史上得到了皇帝和学者的赞誉,他所倡导的理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今天的人们通过尊重和研究游酢的思想与学说,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闽北地区
游酢
豸山书院
内容
游酢的家乡禾平里,即今天的麻沙镇。
游酢所处的宋代,麻沙是中国出版印刷中心之一,当时全国22家著名的刻坊,17家设在麻沙,因而有“图书之府”的美誉。这里出版的图书被称为“建本”。建本除了刊印经、史、子、集外,还出版许多通俗书籍,从而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可信的依据。游酢生于斯,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间,既深受家乡文化的浸润,也给家乡带来荣光。
为了缅怀先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麻沙镇修建了一个以游酢命名的广场,前端立着他的石雕像,后面是他的纪念馆。游酢文化纪念馆用文字、图片介绍了他的生平、成就、贡献与对后世的影响。
其中一处是宋理宗对游酢的赞誉:“皇天眷命,泰运南旋。祁我邦国,亿万斯年。伟哉圣道,先载南传。允矣君子,德业精专。春光融融,秋月娟娟。泰山之峻,河海之渊。先生风教,丽日中天。四方其训,朕有赖焉。”(《赠游酢》)这位对理学颇感兴趣的皇帝在歌颂游酢为思想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之后,感叹道,如果天下四方的人都能得到先生的教诲,朕就有依靠了。一位“九五之尊”能这样表态是很不寻常的,说明游酢在他的心中有多么重的分量。
另一处是朱子的楹联:“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它告诉人们,游酢与杨时一道“程门立雪”,即同处于“二程”门下,但道南一脉,居首的应是游酢(“道南第一人”);游酢与杨时的理学思想来自洛学,源头则是周敦颐的濂学。这里,朱老夫子既肯定游酢对闽学所发挥的作用,也说清楚闽学的渊源,因而在人们谈论游酢、杨时与闽学等问题时,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近现代有学者因此进一步指出,游酢在传播和弘扬“二程”洛学,开创闽学方面有两个贡献。一是天理论。“斯理也,仰则著于天文,俯则形于地理,中则隐于人心。”即理是天地人的本体,是宇宙的根源。二是思维方式。游酢注重发挥经书中的义理,并由此形成学以致用、传统为现实服务的学风和思维方式。
再一处是游酢的《诲子》诗:“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一生好学的他,希望儿孙们也能像自己一样勤奋读书,报效国家。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参观过游酢文化纪念馆,我离开镇上,去了长坪富垅村。游酢创办的豸山书院就在途中。这里是他著书立说、教授门徒之处,曾培养出不少理学人才。可惜的是,书院的主体建筑早已坍塌,四周寂寞安静,庭内青草萋萋,今天人们能看到的仅剩下清代砖砌的大门以及残墙和拴马石。园。我们拾级而上,迎面是圆梦亭,亭中的两副楹联很有意思。其一:“圆通天地心圣贤皆筑梦,梦遶乡关月宗族望团圆。”其二:“圆达圣域开万世太平梦,梦返建阳立千秋祖业圆。”这两副楹联,无论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还是从右到左、自下而上,都是“圆梦”二字。为什么游酢的墓要建圆梦亭?原来,游酢临终前曾对儿子说:“吾今如此,谓之有因,吾不怪尔,但水之有源,树之有根,万物轮回也,此生参悟,尔今,异客,非吾所愿为,吾知汝扶之无力,此为天意,莫怪乎,后生有器,何惧梦不圆矣?”(《游酢文集》)意思是,我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事出有因,不能抱怨别人。但水有源,树有根,万物轮回,这是我一生的参悟。埋骨他乡,并非我的所愿。可是我也知道,你没有能力将我的棺柩运回家乡。这是天意,我不怪你。不过我想,只要后世子孙有出息,就不怕回家的梦圆不了。
游酢的话果然说中。2006年,安徽含山县发现游酢的墓。消息传来,长坪富垅村的游氏族人与海内外宗亲,立即赶往那里,取回墓前的泥土与石块,在家乡选址建造陵园,从而圆了老祖宗魂归故里的梦。
圆梦亭之上是立雪堂,有副楹联写道:“闽北高风传理学,道南立雪仰程门。”堂内供奉游酢的座像,两旁是宋理宗的御赞与杨时所撰的《御史游公墓志铭》。堂外有处定夫碑林,碑上刻的是游酢的诗文或游氏后人为纪念先祖所题的字。
站在游酢陵园的高处望去,一派田园风光,视野相当开阔。游酢老人倘若地下有知,对于自己的最终归宿,我想是会满意的,甚至还可能欣然命笔,写诗抒发愉快与感激的心情。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仅帮他圆了“回家”的梦,更在从政与学术方面给了他很高而且是客观的评价。
距豸山书院遗址不太远的地方,有处山坡,几年前新修了一座游酢陵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