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源头活水双明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154
颗粒名称:
源头活水双明珠
其他题名:
记朱熹公园与紫阳公园
分类号:
TU986.5+3
页数:
6
页码:
13-18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朱熹公园和紫阳公园都以朱子文化为主题,展现了尤溪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朱熹公园是一个古典式园林,以朱子的家世和童年生活为背景,通过古建筑、博物馆等展示了朱子的生平和思想。园内的沈郎樟等历史悠久的樟树也是其特色之一。
关键词:
尤溪县
朱子文化
紫阳公园
内容
朱熹,又称“紫阳先生”。以朱熹和“紫阳”命名的两座公园,犹如一双明珠,让“千年古县”尤溪魅力四射,光彩照人。
作为古典式园林的朱熹公园,其所在地即为朱子诞生地。它背靠林木苍苍的公山,面临波光潾潾的青印溪,以文公祠、观书第、南溪书院和沈樟别苑为主体的一大片古建筑,以县博物馆、朱子文化苑为附属的一大批仿古新建筑,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不与朱子的家世、出生及童年生活息息相关。走进朱熹公园,仿佛时光倒流了八百年,让你一脚踩进南宋时期,跟一个名叫“沈郎”的读书郎,一起玩沙戏水,一起栽花植树,一起在他父亲朱松的指导下背诵四书五经,练习写毛笔字,并用一千遍的耐心,苦苦记住桃花的“桃”字,是“木”字偏旁,而非“挑手”。这位沈郎,正是日后的一代大儒朱子。因为青印溪流入沈河,尤溪别称沈城,出生在沈城的朱子小名沈郎。沈郎者,沈城之读书郎也,听起来特别亲切。
与沈郎有关的,还有园内的两棵“沈郎樟”。据专家考证,这是朱家告别尤溪、迁居建瓯前,由朱松带着朱子亲手种下的,时朱子年方7岁。如今“沈郎樟”已经800多岁了,身强体壮,枝繁叶茂,丝毫未见衰朽之老态。其中,大的一棵胸径3.15米,树高26米;小的一棵胸径3.01米,树高23米。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浓荫匝地。听林业专家说,如此硕大的香樟,在全国并不多见,它目前还处于壮年时期,堪称“樟树王”。难怪远远望去,就有一种凛凛然之王者气象。肃立树下,遥想八百年来,雨打风摧、雷击电劈、霜侵雪压、鸟啄虫啮,它皆岿然不动,犹如朱子理学,虽历经种种劫难,却劫后重生,发扬光大,不能不令人百感交集。
当然,比“沈郎樟”更著名的,还有近旁的“半亩方塘”了。它曾被朱子写入他的不朽诗作《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入选古代的启蒙读物《千家诗》,如今又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全中国的少年都能背诵它。尽管池塘四周被一些似乎多余的石雕构件所包围,欠缺“池塘生春草”“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原生态之美,但它那种明镜般的清澈与透明以及融入其中的深刻哲理,依然是整座公园的画龙点睛之笔。
听说,在全国各地,凡朱子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有“半亩方塘”。但这里的“半亩方塘”才是真正的唯一,因为早在朱子出生之前,它就出现在朱松的《蝶恋花·夜宿郑氏阁》一词中:“清晓方塘开一镜,落花飞絮,肯向春风定……”从“清晓方塘开一镜”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其父子诗作的传承关系一目了然。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其他地方的“半亩方塘”呢?我以为,因为《观书有感》并非《观塘有感》,朱子的这首诗,是哲理诗,而非风景诗,他所写的,是心中的“半亩方塘”,而非眼中的“半亩方塘”。为了弘扬朱子文化,让更多的人从中领悟做人与做学问的道理,那么,“半亩方塘”岂不多多益善?
朱熹公园的朱子立像,站在高高的台基上,其身体微微前倾,衣袂微微飘动,颇具动感,仿佛他正从卷帙浩瀚的史书典籍中,举步向今天走来。
在尤溪,能与朱熹公园相伯仲的,自然是后起之秀的紫阳公园了。与朱熹公园地处古城中心,因地盘有限,不得不高度浓缩的古典风韵不同,近年来新建的紫阳公园,坐落在东郊诸水汇流处的一大片沙洲之上,是一座综合性开放式的公园,其内容不拘一格,包罗万象,充分体现当代人求新求变的先进理念。呈一个大大的倒“8”字形,园中绿树连云,岸边步道环绕,更有若干建筑物从中高高耸起,最引人注目的是飞檐翘角的魁星阁、儿童游乐场的圆形摩天轮以及游泳馆前的露天电视大屏幕。每当华灯初上,园内灯火辉煌,把四周的水面映照得如同繁星闪闪的银河,再加上从公园中部悬空跨越的闽中大桥,其上车灯如同彩练当空,这夜景太迷人了。
倘若把朱熹公园与紫阳公园进行对比,我以为:前者,是温文尔雅的古代书生;后者,是活力四射的时尚女郎。前者,小而精,是雕版印刷、中规中矩的经典古籍;后者,大而博,是鼠标点击、天马行空的现代自由诗。前者靠山,有山的沉稳、幽静与深邃;后者环水,有水的活泼、奔流与开放。前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后者,是今人梦想的放飞……
两者虽然大小有别,风格迥异,但皆以朱子文化为主题,又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其自然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都是樟树。朱熹公园有前文所说的两棵“沈郎樟”,紫阳公园则在偌大的“千树园”中,有八棵香樟,号称“八大樟”,据树下碑文记载,它们是在动工建园之时,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与县政协四套领导班子代表全县人民从园外移植过来的。八百年过后,当朱熹公园的“沈郎樟”行将告老退休之时,这里的“八大樟”却还在壮年,正好可以承接“樟树王”的光荣称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朱子之风,代代相传!
人文景观中,两园皆有主题雕塑。朱熹公园的是儒圣,是高峰独峙的立像;而紫阳公园的则是一位教师,是他与四大门生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群像。与前者多少有点神化的造型不同,这里的朱子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更加平民化、世俗化,因而也更加令人感到亲近与亲切。在他面前的四大弟子——蔡元定、黄榦、陈淳、真德秀,在侧耳聆听之中,或颔首沉思,或会心微笑,皆非等闲之辈。就以真德秀来说吧,能力争为屈死的恩师平反昭雪,并把“伪学”转成“国学”,仅此一举便功不可没。何况,真德秀本人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儒学大师,莆田籍的大诗人刘克庄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如今,刘克庄的塑像立在莆田一中,作为他的同乡后辈,我当然也要对他执弟子礼。今天在这里,既见到我老师的老师,又见到我老师的老师的老师,师恩如海,岂能不拜!
紫阳公园另有一大奇特之处,是新建的外三层内六层之魁星阁,它与隔岸的七层宝塔福星塔相呼应,呈“双星拱月”之势,福星塔的背后就是尤溪一中。听说,魁星阁落成当年,该校就有五位毕业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堪称“五子登科”。魁星阁体现了尤溪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弘扬朱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紫阳公园还有一大特色,即通往两水四岸的桥梁多达七座,且每一座的风格都不相雷同。其中,既有坦坦荡荡的闽中大桥,又有弯弯曲曲的九曲桥;既有典雅华贵、状如玉带的瀛洲桥,也有小巧玲珑、形同弯月的小鹊桥;既有连接“双星”的福兴桥,也有南北对应的灵山桥与秀水桥。而作为木构廊桥的灵山桥,其廊柱间的美人靠又将为周围的湖光山色,增添多少当代美人的万种风情!
雨天时,但见整座紫阳公园烟雨朦胧,唯有近处的九曲桥上,一队游人正撑开五颜六色的雨伞,一伞一圆点,点点连成线,点在走,线在动,赤橙黄绿青蓝紫,好一座九曲桥,简直变成天上人间一条会游动的彩虹!
倚楼凭窗,放眼远望,我忽发奇想:世间所有桥梁,都是人类从此岸通向彼岸,从现实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眼前的朱熹公园与紫阳公园,其实也是两座桥梁,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古代儒家文化、朱子文化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与当代中国的有机地连接起来。也许,这就是“朱子文化城”之所以能勃发生机、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吧!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